但要說這其中最強的外功,不是劍法也絕非刀法,而是掌法。
“白虹掌力”。
這曲直如意、剛柔隨心、難以捉摸的掌力,乃是一大實戰利器,李忘塵只不過修煉了五六日其中法訣,曾試過一掌打出,掌力弧形返回,繞過三百
六十度,在極限情況下擊中自己后背。
這在實際戰斗之中,將能以對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角度進行無孔不入地攻擊,不管是干擾敵人,還是絕地反擊,又或是聲東擊西地偷襲,都必然無往而不利。
另外還有一項意外之喜,那就是“七傷拳”。
此拳法威力之大,其實可算是整個玉洞之中,都數一數二的存在,雖無白虹掌力之天馬行空,威力尤有過之,只是以消耗磨損自身五臟六腑而換取了殺傷力了,整體評價在白虹掌力之下。kanδhu5iá
但李忘塵的“嚼鐵鑄兵術”,恰恰是嚼鐵吃金,以金鐵之氣磨礪自己的五臟六腑,將其鍛煉得比體表更加可怖。不走金剛不壞路子的先天高手,都無有他的五臟六腑來得強健。
這正令他無慮此拳法的種種惡處,能自如而肆意地施展。
除去招數之外,還有許多內功奧妙。
不過李忘塵的“天塌地陷奪靈攝元氣”乃是越走越強的路子,雖能結合天下內功法門,但每每接觸一門全新內功,都應當比此前更強一個臺階,如是推演編織構造下去,將是大悲賦中六門功法里唯一有機會達到黃金級的武功。
瑯嬛玉洞雖匯集了起碼上百種內功,陰陽剛柔純雜正邪種種類型不計其數包羅萬象,不乏有匠心獨道者,但要說比玉女心經更強者,恐怕也就只有小無相功了。
不過玉女心經只是奪靈階段,尚未攝來“真元一炁”,真正加入到李忘塵內功體系之中,自然更不益急功近利地尋找進一步的機會,而應該站穩腳跟,扎實基礎。
于是李忘塵暫時記下小無相功的文字,只待日后修煉。
而這一切,不過發生在十日之間。
這十天昏天暗地的修行之充實,連李忘塵自己也
嚇到了。
其實他已算是天下一流高手之中,少有不偏科的人物,剛下華山時或許只是精力達到九品,但現在卻已精氣神三者皆為九品,上下渾然一體,內外別無二致。
就連許多先天中極了不起的人物,也無他的全面代表就是李忘塵的二叔李尋歡。
正因為均衡,所以能完美匹配任何武功的要求,基本上不太困難的都是一學就會,一練就成。
即便復雜一點的內容,李忘塵靠著“玄武定第三重境界”所徒增的記憶力,也能夠強行記下,回到客房之后,再自己琢磨苦修,而同樣有賴于“玄武定”的神妙功效,他的睡眠時間大幅減少,只需不到兩個時辰的如入水般的深眠,即可恢復一切所損精力。
當然,此法平日不可多用,因為這象征著李忘塵將徹底進入空靈境界,而失去一切反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