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篝火的光芒昏黃,跳躍的火焰吞吐舌頭舔舐銅鍋,鍋里滿溢著各種藥草,已被熬煮多時,冒出咕嚕咕嚕的氣泡,由小到大再炸裂開來,并將異香灑滿整個洞窟之內。kanδhu5iá
修行的一切準備工作已完成了,藥材既入了大鍋之中,而邊上則是分好的神兵碎片,大片大片零零碎碎的金鐵被包裹在荷葉之中,荷葉上滴落露水滾滾,流淌過金鐵碎片上,每一片都流光溢彩。
不遠處,李忘塵盤坐在地,火光照耀在他的面龐上,光影不住閃動,讓他的影子像是跳舞一般在墻壁上起落。
他已在這里苦修好幾日,只為了體會著道家內功的真諦。
夜晚的深山很靜,遠離人煙,脫開紅塵,這種靜不是沒有雜音,但飛禽走獸、林間風聲,從來不會令人煩擾。
說來可笑,李忘塵自入大宋以來,一直想要安靜的修行,但總是有外物打擾。而到了現如今,有許多事情等著去做的時候,反而能夠鬧中取靜,精準把握到某種心態,真正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最佳狀態中。
就好像是一直身披沉重外衣,如今終于能脫開來,整個人有難以形容的輕松自在。
這或許是從某種歷練的反差中得來的啟示,倏然動再倏然靜,二者界限更加分明,他的心神沉淀在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境界。
簡單來說,他已經感覺不到自己。
忘我。
玄武定的第四重境界“忘我境界”。
人和世界的聯系,看似是很直接的,能聽到、看到、聞到、嘗到、感受到。但其實每一次類似的行動,用以感知一切的我背后,都會設立另一個我來作為觀察者。
當“我看到花,好開心”的同時,也會有“我今天真是開心啊,原
來我喜歡花”的覺知。
前者是一種直覺,后者則是經過邏輯判斷后的思考。
如果感覺到了“另一個我在看我”,那么將會自然而然生成第三個我。同理,第四個我也會自然而然地生成出來,并且隨之無限重復,進入到一念生一念滅、微不可察的境地。
人的心神像是個無限孔洞,能永無窮盡地挖掘出潛力。
這個過程不能說不好,人會在這個過程中自我干涉,自己判斷自己的價值,并且形成改變的動力,擺脫動物般的本能。千百年輝煌的文化,都是這般觀察總結出來的。
但這個過程,卻又令人永遠無法將自己的心力盡數用在應當做的事情上。
所以道家推崇忘而無為的境界,莊子說“坐忘”“忘親易,使親忘我難”等,皆是如此。
很多人很熟悉的一個故事是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請循其本”。
就是這個道理。
回到最初的我上去,不要去自己觀察自己,把心力浪費到審視自己的行為上,那將是永無止境的徒勞。
李忘塵體內丹田漸漸有四個氣團在漸漸生成,乃是紫霞、玉女、小無相、先天四門武功的靈萃,前兩者逐漸成型,后兩者微小但凝聚,四個氣團時而匯聚在一起,互相融合不分彼此,時而分開,對對方避之不及。
他的口鼻間吐出紫氣,而肌膚如晶瑩亮玉,但整個人的氣質,卻在逐漸的朝著一種難以形容的空靈發展,而最終導向的結果,卻是一種純潔干凈、毫無瑕疵、如嬰兒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