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有一個恰當的比喻來形容變天擊地,這將是個巨大的熔爐,郭靖構建了四周的容器部分,而元十三限諸葛正我則陷身其中經受煎熬不可自拔,但煎熬他們的火來自于他們自己心中,令他們不可自拔的是他們自己的力量。
數十年的愛恨情仇,一點一滴的喜怒哀樂,都可成為他們的武器。
他們斗的就是這個。
而身在熔爐受到煎熬的同時,兩人也各有辦法應對。
元十三限給自己包裹一個外殼,將情緒的熱力阻隔在外殼之外。
諸葛正我卻整個兒化身為火,火焰怎能燒死火焰呢
但是水可以撲滅火焰。
元十三限就要去化身為水。
不同的情緒,對應不同的前塵。有強烈的愛意,或許前世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有大慈悲心,或許前世就是唐三藏。元十三限現在的激昂狀態,也絕對可找到一個前塵世界,那個世界有他,也有諸葛。
那就是最好的決戰的世界。
而元十三限就在這一刻,將自己絕情絕性、無淚無血的外殼,稍微打開一個小小開口。
他對諸葛的一切執念,愛恨情仇,恩恩怨怨,都從那口子里,像是水一樣的流瀉出去。
那就是能澆滅火焰的水。
他在郭靖的目光下,完成了一個簡單的動作,先平直地伸出一只手,緊緊握在半空,成拳。另一只手則捻住,優美而流暢,手肘向后屈伸,抬到胸口肩部位置。兩只手一前一后,一直一屈,但都瞄準了諸葛。
郭靖當然很熟悉這個動作,這是張弓搭箭的動作。
不管如何,郭靖畢竟還是哲別的弟子。
元十三限瞇著眼,凝著神,牽引著氣,釋放出心。
他以心為箭,以神為弓,瞄準諸葛,大叫一聲,“著”
轟隆。
有聲音響起。
應的不是清脆的,像是玻璃落在地面上那嘩啦啦一下的聲響。
而是一種宏大無比,空洞無比,不住回響,比三千道雷鳴加起來強勁,比五萬道激流同時響起更有力的聲響。
伴隨著那一聲巨響,那無限高而無限廣大的墻壁上,無數流動的幻影忽然定格,緊接著出現一道道、一條條粗大的裂縫,像是雷劈開的,像是火燒開的,又好像是用無數個大鐵椎砸開的,裂縫像是龜背上的紋路,又像是無數道閃電印在天穹上的痕跡。
然后就是破碎,稀里嘩啦,嘰里呱啦,噼里啪啦的破碎破碎破碎以及破碎。
世界應聲而碎
郭靖慘叫一聲,頓覺天旋地轉。
而當元十三限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成為個可愛年輕的小娘子,被綁在山坡上,一群馬賊圍攏在自己的身旁,施加齷齪眼神,發出污言穢語。
而遠處正有個騎馬的少年朝著這邊飛奔過來,滿臉焦急,雙眼通紅,大叫,“你們放下她”
少年名叫諸葛花,是村長的兒子,是個有大志而無大材,無大材但無所謂的少年。
他的未婚妻是元小鏡,兩人青梅竹馬,平日恩愛無限,男俊女俏,如金童玉女一般相配,雙方父母都對對方十分滿意,早早定下了婚約的日子。
但諸葛花沒想到的是,一日他離開村子采藥,回家時村子已給附近的馬賊毀于一旦,燒殺掠搶,村子徹底成了個廢墟,他來不及哭泣,僅從生還者的口中得知一個更加可怕的消息他的未婚
妻元小鏡竟然還給那些馬賊擄走了。
他立刻大驚失色,不顧勸阻騎上了馬匹,就一路追擊過來。
可是這不通曉武功的少年,怎能是兇殘馬賊的對手
一個照面,他已給一人拿刀砍傷,啪嗒一聲,墜下馬來,心愛的小紅馬也給三兩刀了賬。而后個馬賊騎馬圍繞著他,發出陣陣嘲笑,時而給予威嚇,卻又始終不攫取他的性命。
重傷而流血的少年無力的躺在地面,滿臉漲的通紅,唯有一雙眼睛充滿了不屈與反抗的意境。
直到一名馬賊想要在諸葛花的面前,凌辱他的未婚妻。
馬賊剛剛朝著元十三限伸出手掌,就在這時,元十三限身上的繩索一根根斷裂,他或者說從外形上看,根本是“她”。
她走到馬賊圈中,以復雜眼神看向面前的諸葛花,因為他既是元十三限,也是元小鏡,后者并非是虛幻不實的假象,而是曾在某個過去真實發生的記載。
在這一剎那她想要殺死在場的一切人,可是內心有種奇異的撕心裂肺的感情哀求著他不要下手。
元小鏡深愛諸葛花。
可是一個區區少女,何能抵抗元十三限的意志
他動作一頓,立即就要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