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路,兩個人的關系形成非常微妙的狀態。
李忘塵并未將元十三限放在眼中,元十三限也與李忘塵寡言少談,他們像是恰好走在一條路上相伴的陌生人,但又有某種別人所不能理解的默契。他們同寢同行,同時吃飯,明明彼此之間往往一天都講不了十句話,并且這十句話也一定針鋒相對、火花四濺,但又永遠不會真正動起手來。
這也是當然的,現在的李忘塵絕非元十三限的對手,而元十三限又偏偏不愿殺他,兩個人之間完全的僵持起來,形成別人完全看不懂的關系。
距離甜山一役已經過去一段日子,李忘塵也暗中打聽過消息,諸葛正我去世之事果然已經傳遍天下,為世人所知。
再次聽聞這個消息,李忘塵也十分惋惜,元十三限當然更不會開心,臉色十分不自然他畢竟不是從前那個元十三限,甜山一役中他從頭到尾是個為人利用的工具,對他而言同樣是不堪回首的一戰。
如果是此前的元十三限一定不愿意承認,但現在的元十三限卻可放言宣稱自己已后悔殺了諸葛正我。
因為很明顯的一點是,相比起李忘塵而言,諸葛正我更可能為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
時至今日,四大名捕已帶著當日的諸多同伴回到臨安府,為諸葛正我舉辦了葬禮,這場葬禮是近年來少見有蘇夢枕、雷損、方應看、狄青麟等臨安府中深不可測人物同時出場的時刻,這還僅是江湖人士,官場上更有諸多好友,連同天衣居士、溫晚等老一輩人物都算在其中,到葬禮的最后還有蔡京、高求、秦檜甚至是趙佶的親自登場。
葬禮的排場極大,但盛大的葬禮與寒酸的找個坑埋掉對于這去世的人本身而言并無差別,只有活著的人才會在乎,因為它并不能真正令人復活再生。
所以不
管如何,諸葛正我都死去了。
這位武林之賢,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俠道之師,大宋白道的中流砥柱,已離開了人們所知所見所熟悉的世界。
這看似不過千千萬萬個生靈中的一個消失,實際上卻可算是整個大宋的驚天巨變,這種變化甚至連遠處的李忘塵和元十三限都能感覺到那就是大宋亂了起來。
據說在臨安府內,蔡京、高求、秦檜三人在從諸葛正我的葬禮回到家中,便大辦三天三夜不間斷的宴席。而在鄉野之間,連耆宿之年的老人聽到了這個消息,也哭泣了起來。
高官和鄉民平日的生活天差地別,但在此時此刻卻都有同樣一種預感,這預感來自于彼此不同的環境、立場、智慧,但卻得出同樣一個結論天下有變,正道將失。
而這變化很快就由李忘塵親眼目睹。
李忘塵在第十四天到達的一座小鎮,剛剛在客棧安歇下來,就見到元十三限的臉上露出個非常古怪的表情,李忘塵正在這邊吃飯,他卻一聲不吭的走了過來,然后狠狠拍了拍桌子。
李忘塵嚇了一跳,結果元十三限拍完這一下好似脾氣很大的桌子,就立刻轉身離開,什么話也不說,什么意思也不表明,回到了自己的客房里去。
這算什么意思
腦子里抱怨很多,但抑或更多,李忘塵有一下沒一下的挑起青椒炒土豆絲,忽然醒悟到了什么,長身而起,離開了客棧,放開自己的五官感受,先東去五里,再西去十里,接著北去,最后南去。
李忘塵盡情觸摸整座小鎮的天地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