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教科書上也有寫到關于魔術大小和速度的內容。
該不會是要在制造出水彈后,繼續利用魔力進行操作吧?
我來試試看。
「哦?」
水彈變大了。
「哦哦!」
嘩啦!
「哎呀……」
可是,果然還是會直接墜地。
之后,我嘗試各種做法讓水彈變大或變小。
還同時制作出兩顆水彈。
試著改變它們各自的大小。
雖然有新的發現,但依舊完全沒有要移動的跡象。
由于火和風不受重力影響,所以能浮在空中,然而最后在過了一定時間之后還是會消失。
我還試著用風推動懸空的火球,不過總覺得哪里不對。
唔……
★★★
兩個月后。
經過多番從錯誤中求取經驗后,我總算成功射出水彈。
而這成為契機,讓我得以大致理解詠唱的原理。
詠唱其實有某種固定的步驟。
產生+設定大小+設定射出速度+發動。
在這過程中,必須先由施法者本身設定好大小和設定速度后,術式才會完成。
換句話說,詠唱之后……
一、首先會自動創造出想使用魔術的形狀。
二、之后要在一定時間內追加魔力,調整大小。
三、調整完大小后,同樣必須在一定時間內追加魔力,調整射出速度。
四、準備時間結束后,魔術就會離開施法者的手,自動發射出去。
也就是會進行這樣的流程。
我想……大概沒錯吧。
訣竅就是要在詠唱后分兩次追加魔力。
如果沒有調整大小,就無法進行調節射出速度的步驟。
難怪無論我怎么嘗試要把水彈射出去,都只會變大而不會發生其他事情。
順道一提,如果使用無詠唱方式來施展魔術,必須靠自己完成所有步驟。
雖然聽起來很麻煩,但這樣做可以縮短設定大小與射出遠度時必須等待的時間。
也就是實際射出的時間能夠比詠唱時快上許多。
此外,無詠唱時連「產生」這部分也能夠進行調整。
例如雖然教科書上沒有寫,但可以讓水彈結凍變成冰彈。
只要繼續練習,大概可以使出皇者不死鳥(一臉得意)吧?(注:漫畫《勇者斗惡龍達伊的大冒險》中大魔王巴恩的必殺技)
也就是根據構想,要怎么應用都行。
這下有趣了!
……不過,基礎依然很重要。
等魔力總量更增加之后,再來進行各式實驗吧。
「要提升魔力總量」。
「用無詠唱方式使用魔術時要如呼吸般自然」。
接下來的課題就是這兩項。
因為突然訂下太大的目標會很容易遭受挫折。
必須從小地方著手,腳踏實地往前進。
好~我要加油!
就這樣,我過著每天都持續練習初級魔術直到快昏倒才停手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