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戰術在nba并不常見,聯盟里基本上也沒多少球隊會采用這種戰術來打比賽,原因很簡單,誰吃飽撐著了沒事干讓球隊里聚集了這么多大個子內線球員啊。
是準備搞個“死亡五大”嗎
要說這“三塔”戰術的鼻祖嘛,我肯定是不知道的,翻查了不是典籍也查不出誰發明創造的,但是我也只在一個人身上看到過這套陣容的出現,那就當他是這套戰術的鼻祖吧。
說了半天,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誰吧
沒錯,就是nba里的“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教練,除了他也沒別人可以想出這么“奇葩”的戰術了。
要真論戰術大師的話那我只服老尼爾森,什么“砍鯊”啊、“三塔”戰術啊、中鋒拉出來投三分啊等等,多不勝數。
而老尼爾森是一個對“小個打法”很有心得的教練,當年他正是依靠這一“另類”的打法幫小牛隊在西部諸強中擠出了一席之地。
那些年老尼爾森更是憑借一個平均身高剛過2米的陣容,還有一次拿到全聯盟第二的勝率。戰績的上揚,讓小牛上下信心爆棚,他們開始做起總冠軍的美夢來。
老尼爾森言之鑿鑿地說“小牛必須增加陣容的高度。”
他之所以下這個決心,也緣于近期霍華德、王治郅、布拉德利等人的出色發揮。
說白了,這還要源于老尼爾森因為老伴要進行乳腺癌手術而缺席了兩場比賽,在此期間,代掌教鞭的小尼爾森大膽嘗試了多名高個隊員,并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這給老尼爾森了一條新思路。于是,在老尼爾森回來的幾場比賽中,霍華德主力大前鋒的位置得到進一步鞏固,被雪藏了很久的“大竹竿”布拉德利每場也得到10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
最幸運的就是大郅了,216米的身高、扎實的基本功、準確的中投、無限的潛力,讓他成為小牛隊培養的重點。他目前每場的上場時間都在10分鐘左右,而在對湖人隊的比賽中,大郅出場24分鐘,這是他在nba生涯中最長的。而另一個積極變化是,大郅的出場時機已不再限于垃圾時間,與湖人隊的比賽中,他居然扮演了阻擊奧尼爾的角色。
在內線,布拉德利、霍華德、大郅以及即將復出的中鋒埃斯邁爾將輪流站樁,負責防守;而打了一段中鋒的諾維茨基將被解放到外線,與納什、芬利一起構筑起球隊的火力網。老尼爾森還透露,他將組織大高個們更多嘗試區域防守,在內線筑起一座長城。
而王非在留美學習期間就到達拉斯去受過老尼爾森的教導,回國后就接替蔣興權當了國家隊主教練,王非也深受啟發,再遙想國家隊男籃的內線恐怖陣容,沒什么比執行老尼爾森的“三塔”戰術更適合這支國家隊的了,畢竟當時的國家隊里內線的大個子多的是,不提當時很出名的“移動長城”了,這里面包括還有鞏曉彬、劉玉棟、莫科、易建聯、杜鋒、唐正東、薛玉洋這一些眾多內線球員,就因為有這一批優秀的內線球員,所以在那個年代,男籃內線在亞洲是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