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已經是傍晚了,一桌子好菜端上了桌子。即便是冬天,今天還是做了一個涼拌蕨根粉,和木耳一起做的酸辣口味的。
忙活了半個月,當把蕨根粉吃到嘴里的時候,眾人臉上是滿滿的滿足。
“好吃啊,這蕨根粉涼拌就是比紅薯粉條好吃!”林父肯定的點頭。
“煮著也好吃,我之前吃過。”林母也點頭說。
秀蘭吃了一筷子說:“還是要香菜多最好吃。”
木耳蕨根粉再加上大量的香菜,味道口感全都齊全了。
林恒和孩子們都沒說話,因為忙著吃呢,怕孩子吃著太辣用的都是洋蔥和香油,他們吃的也是很歡快,吃完了就把小碗伸過來,撒嬌表示還要。
“再吃點粉條和魚肉吧。”林恒怕孩子們涼的吃多了給他們夾了粉條和魚肉,這是用溪水養了一個月的草魚切片塊做的酸菜魚。
這個菜也非常受歡迎,吸收了湯汁的粉條既有著魚肉的鮮味還有酸菜帶來的酸味,在加上少量的辣椒,吃起來口感十足。
“還有山藥和板栗也多吃點。”林恒又給孩子們夾了山藥板栗和野雞肉。
今晚做的菜少,就六道菜,但都是硬菜,吃完了都不用吃飯的。
孩子們吃的歡快,大人們喝了杯酒也大口的吃起來,美味的食物就是這些天勞動最好的回報。
“太好吃啦!”曉霞吃飽了一些歡呼道。
“我還要爸爸!”鹿鳴把小碗伸向林恒。
“婆給你夾啊!”林母接過小碗給孫子夾了山藥和雞肉。
在他們這里,婆孫子對奶奶的稱呼,是本地叫法,奶奶是外面傳進來的叫法,兒媳叫公婆都是稱呼為娘,叫公公為爸。
“媳婦,你的手藝真是越來越高超了。”林恒給秀蘭夾了幾大片魚肉稱贊道。
食材好還得手藝好,秀蘭做飯好吃還經常自己琢磨,手藝越來越精湛。好的食材雖然簡單烹飪就可以很好吃,但好的技術無疑會讓食材更加美味。
就比如他大舅媽張高蓮做飯技術就很一般,好食材做的飯菜味道也一般。
“是的,這魚做的一點腥味都沒有,香的很。”林母也夸贊說。
秀蘭微笑道:“本來魚就好,在山泉水里養了一個月更不一樣,都不用怎么處理就沒啥腥味了。”
“你就別謙虛了,你的手藝就是好。”林父笑著道。
林恒又給她夾了一個雞腿,自己吃了許多板栗,燉煮之后的板栗更加的甜糯了,口味非常好。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完飯就已經是七點多鐘,父母開著邊三輪回了紅楓山,林恒和秀蘭收拾了碗筷早早帶著孩子上床休息。
林恒今晚給孩子們重講了一遍童話故事,將他們哄睡著躺下的時候秀蘭也已經將被窩暖熱了。
“哎呀,你的腳好冰,別亂動。”
秀蘭被林恒的腳冰了一下,用自己的腳給他捂住讓他別動。
“我感覺還好呀。”林恒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