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家到田燕家很近,伴隨著迎親的隊伍很快就趕到了,車頭是林海牽著紅鬃馬,馬拉著一輛很具有民國風格的敞篷馬車,這是他從鎮上租的。
吹鑼打鼓之中馬車很快就來到了銀杏樹這里,馬車就只能停在這里了,再往上的路只有一米寬,馬車上不去。
接著眾人就步行上去,鑼鼓隊走一段敲一段,鞭炮一直放,和林海走的近的一個敲鑼的老人一邊走一邊唱,嘴里說的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結婚專用的祝福調子。
很快他們就到了田燕家門口,唱了一段后進進屋了,然后就是找鞋子發紅包,這習俗在八十年代也有。
尋找到鞋子之后給新娘子穿上就可以背著出去上車了,新娘子穿著紅色的嫁衣但是并沒有帶紅蓋頭。
而后就是娘家這邊的人和林恒等接親的幫忙拿嫁妝了,林海家彩禮給過了三百塊錢,還給買了自行車和洗衣機等其他東西,田燕家這邊陪嫁了縫紉機和梳妝鏡、衣柜、收音機、被子床單等。
將新娘子接回去家,堂屋里有一個簡單的禮堂,在主婚人的安排下掰了天地和高堂,交換了新婚戒指遞了改口茶,然后就是讓請的攝像給他們拍一張婚照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喜宴開席,大家吃吃喝喝,戲臺子上會請人唱戲娛樂。
這年代的婚禮形式處于傳統和西式的碰撞融合時期,農村有的還要拜天地坐花轎,有的就簡單交換了婚戒給父母遞了改口茶就完了,還有的則直接按照西式的婚禮來。
田燕林海他們商量后還是辦農村地區比較多的傳統婚禮,但這規格也是很高的,在鄉村屬于頂配了。
“好累,總算弄完了。”秀蘭從婚房出來走到林恒身邊感慨道。
她和彩云很早過去就幫忙給田燕化妝,收拾各種東西,一直忙到了現在。
“你現在可以去吃飯了,我還得等等,估計還有人來上禮的。”林恒笑著說道,除了接親,他今天還有寫禮簿的任務。
“曉霞他們和媽在一起嗎?”秀蘭又問道。
林恒點頭:“你媽和我媽帶著在外面吧好像,剛還看到了。”
“那我先去找媽了。”秀蘭點點頭說道。
秀蘭出去沒一會兒李世偉就回來了,他和林恒今天一個人收錢一個人寫禮簿。
今年送錢的比前兩年的多了一些,也都是一塊兩塊的送,關系近的會送多一些,林恒也沒多送,就上了一個十塊錢。
“我估計要送禮的都來完了,應該沒多少人了。”李世偉拿著錢數了數說道。
“不管有沒有,咱們都得等到最后才行。”林恒攤手說,這是他們今天的職責。
“那我去弄點瓜子花生來。”李世偉點點頭,又出去弄了瓜子。
林海家八席一開,來的人挺多,做了三十多席,林恒一家子一直在這里忙到了下午天黑吃了飯才回家。
他們把岳父母也叫來了這邊幫忙,在這里免費吃席吃了一天,熱鬧的環境兩人也頗為喜歡。
“女兒女婿,我們準備明天就回去了,來玩了六天了也夠久的了。”
回去的路上陳長夏笑著道。
“想啥呢爸,再住玩幾天,你現在回去也干不了農活啊。”林恒斷然拒絕道。
“是的,爸媽你們就安心在這里玩吧,過了正月十五我們不留你。”秀蘭也說道。
“那太久了,我們已經玩夠了。”王芝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