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沒問題,刊物社的預算將會和樹人文學社同級。”胡主任說。
二十多個社團,預算最高的是排球社,沒有之一,畢竟要去打比賽,并且也能出成績。文學社、籃球社這些是一等預算,也還不錯了。
“一學期在開學和期中各發一次,顧陸同學你把賬戶給我,我直接把錢轉給你。”胡主任瞧見顧陸的疑惑,他解釋道,“社團的經費都是發布給指導老師的,但我們校方對顧陸同學你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就直接是我掛名指導。”
“活動經費拿到,我直接轉給你一部分,如何花費只需要在每月給我給單子就行。”胡主任說。其實就是校方就沒當回事,不想請指導老師,以及胡主任也忙,想當甩手掌柜。
“好的沒問題。”
于是乎,八中最與眾不同的社團誕生了,有專屬活動室,沒指導老師(明面上有),經費奇高!
這下子不真正的做出一點成績,對不起這個陣容,顧陸心里這樣想。
“哦對了,就這本書。”胡主任手里拿著《小王子》,“銷量是多少。”
“今天才全國上架銷售,要數據的話明天才有。”顧陸說。
“哦哦哦,是我著急了,不過沒關系,我們八中會訂購100本的。”胡主任說,表示校方沒忘記招生時給出的承諾。
一百本擺圖書館確實多,但每學期校內都要獎勵三好學生,以前都是從高中生必讀科目里買書,現在就送《小王子》唄,反正也沒區別。
多一百本的銷量也不少了!
“顧陸”這名字推理圈或許還有點名氣,也傳播不到童話領域,因此《小王子》開頭的熱度,還真是簡社長給的。
第二天,顧陸得知了首日銷量5019冊,比起在地球一發表就震驚歐洲,差距太大,但顧陸卻認為很正常。
為什么前世《小王子》一發布就火?因為圣埃克蘇佩里當時已是鼎鼎有名的作家,發布了《風、沙與星星》《南線郵航》《夜航》三本作品。
“五千本也是勝利了,我記得貓三獰《欠缺的元素》首日銷量也就幾千冊吧?然后首月銷出了八萬。”顧陸等得起,他現在才高一,即便《小王子》要發酵三四年才能爆發出能量,那時他大學也還未畢業。
他剛這樣想著,簡社長就打來電話。
一開口簡社長就是安慰,“別氣餒,給《小王子》沉淀的時間,最多一周,就會有不一樣的成績。”
前面的話,顧陸沒問題,他也準備好沉淀了,但后一句什么意思?顧陸追問,但簡社長就是個謎語人,“到時候就知道了,現在說沒什么意義”。
簡社長口中的沉淀,首先是第一批因為他強烈推薦購買的讀者,很大部分都是出版圈子和作家,這一批人的反饋還挺重要。
其次,余心姚的反饋很重要。
而此時此刻,余心姚已拿到了《小王子》……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