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半上網搜索,還真讓他找到蛛絲馬跡,是來自于霧都華龍網的新聞。
標圖是《走進神秘的學生作家顧陸——》,采訪內容來自于和顧陸非常熟悉的王記者。
里面講述,為什么顧陸所寫的題材那么寬泛。
[顧陸寫過一篇短篇叫《非人之戀》,他的靈感就來自于《聊齋志異》土偶。
土偶講述了愛情感天動地,地府恩準亡夫附身于土偶的愛情故事。
非人之戀里也是男人對木偶的愛情,但更加真實,在故事里木偶是死物不能復活,這種戀物情節終究不會被認可,所以結局是主人公和木偶殉情而死。
顧陸看過很多書,他發散思維很強,正因如此,能出現各個題材的故事。
同時他也非常具有模仿性,導致他文筆也多變……]
汪半活了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聽說筆風能隨時改變的作家。
他去買來故事會,閱讀《非人之戀》,又和短篇合集里的兩種文筆截然不同。
沒感覺到《聊齋》的文風,但故事確實有聊齋的兩分鬼氣。
“說他擅長模仿,還不如說,顧陸是根據故事類型,挑選了最適合的文筆。”
得知這個結論的汪半內心只有一個數字——6!
從渡口區翠園回家要轉兩次公交,一共花費六塊車費。
顧陸乘坐公交車,沒直接坐回家樓下的車站,而是在好幾個站前就下車,去取提前預定好的生日蛋糕。
“老板你好,請問我昨天訂的蛋糕做好了嗎?”
“小票在這里。”
店里取了金元寶蛋糕,顧陸預定的10寸,這樣剛好也能吃完,不會浪費。
坐上三輪車,顧陸去往百樂雜貨鋪。
“污污污——”三輪的發動機聲響很大,引擎的轟鳴總有一種疲憊感。
今日跑來跑去的顧陸倒是一點也不疲憊。
“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沒想象中那么差。”顧陸對這次同學聚會進行評價。
哪怕沒觸發合成列表,也不虧本,更何況觸發了。
“我在雜貨鋪觸發的是物品序列,而現在觸發的是臺詞序列。”觸發點是同學們在討論學校的趣事,說了太多,也不知道是什么話觸發的。
所以也不能通過內容來確定到底是不是《怦然心動》。
“等等,雜貨鋪——雜貨鋪。”顧陸看著前面的三個關鍵詞【2017年亞馬遜最暢銷圖書】【中央公論文藝獎】【型代表作】,越想越覺得自己沒錯。
“該不會這三個標簽是《解憂雜貨店》吧?這本書似乎成書于16、17年。”顧陸分析,“東野圭吾是寫推理的,所以這本書是型代表作,老鐵沒毛病!”
“那么我是為什么觸發的?李古圓分享給我半個雜貨鋪?所以就有了?”顧陸思索感到可能性不高,“那么就只剩下另一種可能,書里是不是有承諾、吹牛一類的東西?”
“我獲得的是吹牛和承諾?”顧陸已記不得書籍內容,大概只記得一個穿越時空的店鋪。
即便不能百分之百確定,顧陸也要嘗試一番。
“人的心如果有一個破洞,美好的東西就會從這個破洞里漏泄掉。”這是顧陸唯一記住的《解憂雜貨鋪》金句。
別問,問就是網抑云時,當過簽名。
要怎么才能引導人說這句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