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陸等著讀后感,不過這次戚采薇猶豫片刻。
“我看了互聯網上有很多關于神曲的主旨,不過我看這本書卻完全想到另一件事,所以可能不大好。”戚采薇說出來猶豫原因。
哦!顧陸正色,“你是說,這篇讀后感,完全是你按照你的想法來寫的嗎?”
“大概是這樣,所以可能沒有終點,也比較混亂,然后還比較差……”戚采薇接連貶低自己作品,降低對方的期待感。
“別說了,具體如何,我自己會判斷。”顧陸說,“不過,第一次完全不在意他人的意見,完全由自己思想寫,無論寫的怎么樣都是好的。”
雖說知道這樣說不禮貌,但顧陸心中萌生出一種,養的熊孩子終于長大了的心思?
是不是有點爹味了?顧陸其實很注意這一點。自從上次事件,他就特別注意這點,不能一味的認為自己多活了十幾年,就認為自己明白許多大道理。
[但丁的兩個女人,貝雅特麗齊和但丁妻子……]
貝雅特麗齊是但丁的初戀,在《神曲》里貝雅特麗齊就是天堂的天使,唯一可以接應他靈魂的存在,書中的地位僅次于上帝。
而但丁夫人,戚采薇沒有查詢到具體名字,她為但丁生了六名兒女,其中但丁最愛的女兒取名為貝雅特麗齊……
這個做法未嘗不是一種舔狗行徑,畢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顧陸還以為下一秒,戚采薇就要開始罵但丁渣男了,可并沒有,她剩下的內容是討論,貝雅特麗齊愿不愿意被但丁當成天使記錄。
而但丁夫人如果看到《神曲》并知道前因后果,會是什么感受。
顧陸看過《神曲》,老實說已沒什么印象,只記得里面的名句,當前看戚采薇的讀后感,倒是回憶起不少內容。
原文
[“上帝的真正的贊美者貝雅特麗齊呀,伱為什么不去救助那個那樣愛你,由于你而離開了凡庸的人群的人哪?”
圣潔無比的貝雅特麗齊,她或許根本不知道但丁對她的感情,更不清楚但丁為了她寫下了不朽的《神曲》,那么她該如何回應這份感情呢?
……]
“為什么會用這個角度寫讀后感,但丁關于地獄瑰麗的想象,沒有吸引力嗎?”顧陸看完之后問。
“不好對吧。”戚采薇馬上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我腦子里沒有什么文學細胞,所以看到的東西都比較撇。”
方言撇=差。
“差不差一會再說,你先告訴我,為什么會得到這么一篇讀后感。”顧陸說。
“我在看之前了解到但丁寫作的一些背景,然后在看時,就不自覺感到壓力好大,被一個從不知道,從沒有在意過的男人,當做拯救靈魂的天使,光想想就壓力山大。”戚采薇說。
“你的共情力真強。”顧陸感嘆。
“那我這樣是不好嗎?”戚采薇小心翼翼的等著師傅宣判。
“作為讀后感,這篇是不好的,因為它更關注《神曲》的創作背景,和原本作品內容關系不大。”顧陸說,“但你的思維是非常好的,所有人都走在大路上,大路寬敞,路邊有山有水。”
“只有少數人走小徑,小徑的花花草草也是不錯的風景。”顧陸說,“甚至因為小徑走的人很少,這類人就很珍貴。”
“!!”戚采薇聞言,從一個好好漂亮氣質高中生,變成了傻樂學生。
傻樂了一會,戚采薇收拾好《神曲》和作文本,她說,“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