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表看,藤卷忠俊應該是比附田更出名的。
因為兩人身上的西裝,前者的看起來更有質感。
再后面跟著的小年輕就是請來的翻譯了,畢竟這漫畫家不比京極夏彥等人,他們不會中文。
見面地點是酒店休息的咖啡廳,本來是想輕松一點。可看藤卷忠俊一行人一板一眼的模樣,真是輕松不起來。
他其實并不習慣嚴肅的場合,因此顧陸打招呼比較拘謹。
可附田就非常主動,從隨身的深褐色公文包拿出一本書。
“顧陸老師,《那時的王子》簡直是本世紀最杰出的杰作!”附田激動開口,“顧陸老師,能不能給我一個簽名。”
激動不像假的,顧陸點頭,給書簽上名字。
“這就是老師的漢文簽名吧?”附田口中一直斯國一斯國一的叫喚。
這個不用翻譯,顧陸就知道是“厲害”,有什么好厲害的?
“不要失禮!”藤卷忠俊提醒。
“很抱歉顧陸老師,我太激動了。”附田道歉,“當我第一天購買這本書看完之后,就感動得哭了。”
雖然不知道小王子有什么好哭,但顧陸能理解這類感受。
如果一個人對一本書或某個作者特別喜愛,那么作品里一定有被戳中,并且戳疼的地方。
甚至于這本書是組成你本人性格的重要部分。我們可以把這類書籍稱為“人生之書”。
前世和今生看過許多書的顧陸,人生之書是《月亮與六便士》。看來《小王子》就是附田的人生書。
“《那時的王子》登錄了好多星球,顧陸老師有沒有可能寫續作?”附田問。
“完整的作品,不需要有續作。”顧陸說,“在我看來,續作是對作品的補充。表達還未講述完的內容。”
有道理,附田也覺得書籍很完整。
“能寫出杰作——顧陸老師,我查詢到王子所在的b375行星。”
附田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這串數字是因為顧陸老師曾就讀的國中,是第三十七國中的第五班,請問是這樣嗎?”
你從什么地方查詢到的?顧陸都好奇了,“是這樣。”
“果然沒錯!”附田說,“那么書里的看四十四次日落,因為顧陸老師以前的門牌號是44號嗎?”
“嗯……不是這樣。”顧陸搖頭。
“看來那篇文章寫得也不完全對。”附田說。
“什么文章?”顧陸好奇問。
“《小王子里你絕對不知道的十個隱喻》,我看的這篇文。”附田說。
看來附田對小王子是真愛,他看完霓虹書評人對作品的分析,又跑去華夏的網站看。
不太懂附田的他,只能借助翻譯器,和連猜帶蒙。
顧陸不知道的是,《小王子》在霓虹火熱的消息傳回了國內。
讓《小王子》在國內熱度又重新燃起,各類分析又增多。
好比四十四次日落,說法就千奇百怪。門牌之說,還有三十七中剛好成立四十四周年之說,等等。
具體狀況待顧陸自己回國再看。
“真想去華夏第三十七國中看看。”附田嘆氣。
如果《小王子》是附田的人生書之一,那么他想去代表王子星球的5班看看,也很正常。
圣地巡禮本是宗教詞匯,但在霓虹卻有另外的含義。agn愛好者造訪喜愛作品的背景地點,霓虹有這樣的文化。
“你今天就可以去,為什么不去?”
礙于朋友話太多,翻譯又只有一個,被晾在旁邊的藤卷忠俊終于逮到機會開口了。
他說,“你《少年疾驅》不是連載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