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書原名吳光書,他的偶像是喬伊斯,詹姆斯·喬伊斯。
就是寫出了意識流神作《尤利西斯》的那位大作家。他的作品也多少沾點這感覺。
普通故事,時間線、人物線、故事線都是線性的,用狄更斯話說是“自根至葉”。而意識流是發散性,由一點擴散,無視空間和時間距離。
有一定閱讀門檻,好比國內第一本意識流長篇《酒徒》,
只是為了吃飯,李廣書還是壓抑著自己的表達欲。
“元哥,我們去霧都做什么?”李廣書問。
他和《界》的主編茂元已很熟悉,所以電話里說話也比較隨意。
“霧都有一個學習會,國家共青團子組織的。新青年出版總社、魔都文藝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蘇省人民出版社、川省科技出版社等十七個出版社要舉行的一個會議。”
聽到主編的話,李廣書肅然起敬。就剛才舉例的出版社,都是國字頭,且有實力的存在。
活動不簡單!
如此等級的學習會,李廣書半開玩笑地說,“元哥,這種場合你是怎么混到票的?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怎么說話的,我好歹也是《界》的主編,人脈地位都是有的。你去茂名南路打聽打聽,誰是哥。”茂元說。
如果李廣書記得沒錯的話——茂名南路似乎是酒吧一條街?
《界》是魔都文藝出版社旗下的雙月刊,以中篇和先鋒為主。
刊登難度方面,比四小花旦簡單些,比《青年文摘》困難些。
“這次機會很難得,”茂元說,“記得把稿子帶上。”
李廣書在電話里連忙答應,他明白,主編是在給他機會。
那么多出版社巨佬,隨便一人的賞識,他書都能出版。
掛斷電話,李廣書激動難耐。
心情好,也不羨慕嫉妒恨顧陸了,李廣書看著自己打開的手機網頁。
他剛才在看逼乎。
[如何評價最近冒出來的天才作家顧陸,他的書寫一本熱賣一本,到底什么水平?]
李廣書關掉了網頁,沒必要再關注其他人。
名與利,失去的他會找回來!
樹欲靜而風不止,顧陸的名氣,招來記恨非常正常。
至于他什么水平——霓虹人稱呼他為“最年少的暢銷書作家”!
《那時的王子》在大半個月的爆發銷售之后,也進入遲緩期。
目前63萬枚,看來一年破百萬,有點艱難,除非……
身為周邊大國的霓虹,魚口副社長展現了其霓虹人的才華,書籍沒新的增長點,盯上書籍插圖。
由作者繪制的小王子插圖,一開始魚口不覺得有什么吸引力。
后來伴隨著讀者反饋里,不停地有人提到,魚口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
他在思考,有沒有可能,顧陸腦子突然不清醒,把小王子周邊版權交給他。
找來出版社翻譯,再次撥通顧陸的電話。
“顧陸老師,請問貴作《小王子》的周邊版權還在手上嗎?”
魚口說完就看著旁邊的翻譯員,用目光催促。
“在手上。”
“那就好,顧陸老師,您作品具有一定的周邊版權價值。做成手機鏈、匙扣等軟周。賣得好的話,手辦、卡牌、扭蛋等硬周也沒問題。”
霓虹對周邊的分類沒國內那么復雜,只具備觀賞價值的是硬周邊。具備一定使用價值,就是軟周邊。
電話那頭傳來作家的回應,“真的嗎,那太好了。”
似乎真可以忽悠?魚口趁熱打鐵,“去年我國的周邊產業,突破驚人的891億日元。不過正是因為市場大,如果沒有可靠的渠道根本賣不出去。”
“那可靠的渠道哪里找?”
今天聊天為什么那么順暢?魚口用懷疑的眼光看著翻譯員,后者連忙用手勢表示自己翻譯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