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越好,顧陸說,“目前剛定下名字和開刊文,很多東西都還不完善。我盡量。”
聽到顧陸的回應,常校長滿意地點頭,畢竟是自己突然發布的任務。
正事說完,常校長才聊起閑話,“顧陸同學,你認為以后真的會出現你說的情況嗎?”
“我只是就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作出一個推斷。惰性是刻入生物dn的,人類是萬靈之長也不例外。”顧陸說,“能阻止人類走向懶惰的只有貧窮和科技。”
顧陸前世最頹廢時期,曾試過三天不下床——就玩手機。如果手機娛樂功能沒這么強大,在床上是呆不住的。
經歷過未來,說話就是自信。
“有沒有辦法解決?”常校長問,“如果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加一個青少年模……”顧陸猛然頓住,不行!不能成為孩子們最討厭的人。
“到時候國家肯定有辦法。”顧陸強行地改口。
不老實!不過常校長把此事記在心中。有朝一日他能高升到教育部門。真的發生這情況,一定請教顧陸。
沒什么其他事了,顧陸回去準備了。
“最近國家關于文化領域很關注。”顧陸離開辦公室時嘟囔,“全國讀書會、科普學習會,還有現在的倡導青年自強,一個接一個。”
是哦,很多。
常校長想,應該是經濟發展之后,對文化出海有更多計劃。2012年不是還聲勢浩大地整了“楊帆計劃”?但搞了一年,還沒野生作家顧陸給力。
以上那么多全國性的活動,好像顧陸都有參與……常校長認為,這足以證明顧陸同學一流作家的身份。
另一頭——
“湯圓湯圓。”
“過來,有大買賣。”
顧陸開了幾個閃現回到教室。
人未到聲先到,湯圓聞聲抬頭,瞧見在門外招手的顧陸。
收到信號,李古圓放下背到一半的課文,走去。
兩人來到學生談話的老地方“樓梯角的陰影處”。
地方效果:談話保密+100%、增加50%神秘氣息
“我們《少年》可能要提前發了。”顧陸將剛才校長講的事告訴了李古圓。他也沒做隱瞞。
李古圓沉默了許久,只聽他思考后的第一句話,“那么,樹人社那邊幫忙的事,我暫時推了。現在全力搞我們刊物社。應該搞得及。”
“現在要確定我們《少年》厚度是對照什么雜志。我個人建議是《青年文摘》和《少年文藝》這類。”李古圓會提出問題,但同時也會給出建議。
良好的習慣,這就是顧陸總喜歡和湯圓商量的原因。
“厚度和篇幅就這類,很合適。”顧陸同意。
“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一期就需要25篇左右的文章。一期控制在十萬字。”李古圓說,“我寫了一篇文。轱轆,等一會你可以審核下,應該可以達到要求。”
李古圓連《少年文藝》都可以過,上個校刊還審核什么?
因此,顧陸擺手說不用,但前者堅持,“我又不是你,這段短篇的水平穩得讓人可怕。而我水平有高有低,肯定要審核。”
很有道理,這一點顧陸也沒繼續爭執,因為他有外掛的事,自己知道。
“再加上開刊文,以及轱轆你說要讓雜志編輯分享的一篇文,那么目前我們暫定的內容只有三篇。”李古圓繼續說,“我們現在最核心的障礙是缺少文章,還缺少近二十篇。”
“我本來打算,暑假的時候去找外校的人,其他的就利用校園墻慢慢征稿的。”李古圓都和盧藝談好了。
“社,現在社雖說名存實亡,被改為了話劇社,但還是有幾個筆桿子。”顧陸說,“先去社征稿。剩下的直接用校園墻。”
“那也來不及。”李古圓冥思苦想解決辦法。
“有辦法,我們霧都大部分高中都有校園墻。”顧陸說,“而其他學校的校園墻管理人斑馬都認識,我去找找,直接校園墻上大征文。”
對于校園墻,顧陸還是有幾分薄面。
“好好好,有可汗大點兵的氣魄!”李古圓拍手叫好。
“那就行動!”顧陸覺得,李古圓是他左膀右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