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地離開。
尤記當初萬白對社團的看重,招新結束,一個班一個班的給新社員發手冊。
現在被關進了籠子——不對,李古圓想到,“是被架上飛行臺。接下來就要雄鷹展翅了。”
八中雙子星都行動著呢。
“斑馬,有一件事要拜托你。”另一邊,顧陸找到盧藝。
盧藝聽著,顧陸開門見山,“我創辦了一個新社員刊物社,旗下弄了個校刊《少年》,目前要征稿。用校園墻征稿是最快的。”
“!”盧藝瞳孔微微放大,原來學校的幽靈社團是顧陸創造的。合理了,他在學校擁有特別待遇就非常合理。
“你能聯系上多少校園墻。”顧陸問。
“大概十三個。”盧藝說,“因為要了我們的授權,其中七八個要置頂有把握。其他要談了才知道。”
盧藝自從成為八中墻的管理人,感覺“升級”了,見過太多投稿,讓她變得謹言慎行。
就仿佛大腦安裝了一個“中間人”,先把觀點告訴中間人,再由公正的中間人審視,確定沒問題才會說出口。
“可以提供一定的贊助。”顧陸說,“能給兩三百左右。”
“嗯?”盧藝問,“那就是一千多,刊物社的經費有這么多的嗎?”
“很多嗎?刊物社每學期也有兩萬多的經費。”顧陸說,“畢竟錢要花在刀刃上。”
“……”盧藝沉默許久說,“我之前加入的舞蹈社,每學期經費才8000塊。”
親生和抱養的差距。
實際上,刊物社即便還沒影,但經過幾次增加,社員活動經費已是學校二十多個社團里第二高的了。
“可能畢竟是刊物社,需要打印校刊,所以經費稍微高了些。”顧陸說。
“如果是有贊助費的話,我能聯系到很多的校園墻。具體我要先試試,不低于二十個。”盧藝說,“會心疼贊助費嗎?”
“不差錢,主要是效率。”顧陸回應。
霧都授權的校園墻有13個,剩下的都是授權。畢竟這東西非常好模仿,要個授權也只是儀式,挺多不講究的。
盧藝很靠譜,當天晚上就開始行動。
一中、八中、三中、育才、巴蜀等,23個高中校園墻,同時發布了一條動態。
[征稿啟事:
八中校刊《少年》開始征稿了。
一、征稿目的
豐富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稿件要求
散文、短篇、美文等作品(題材不限),2000字至8000字為佳,弘揚青年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三、投稿方式
1.如果是八中同學,投至校圖書館旁邊的紅色信箱。
2.如果是外校同學,請將稿件發送至郵箱……
3.如果外校同學無法發送電子郵件,可將稿件送至八中門衛,李古圓收。
四、《少年》刊物介紹。
《少年》刊是由八中著名的作家顧陸,和副社長李古圓創建。雖然草創,但邀請了《故事會》《科幻世界》《新銳閱讀》等多雜志的專業編輯進行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