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清楚,是“本來”,誰叫周琳吃得香,連帶著顧陸胃口也好了很多。
吃飯時,周琳的父母來電話了,所以吃完飯兩人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個真沒有。
回家的顧陸才開始整理今天的收獲。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進行一點點小修改。留下足夠的線索,一直都是顧陸文抄的理論。
十多萬字,顧陸在幾個月前就寫完了。
目前沒發給任何人看,因此修改起來也簡單,自己是參觀重大動物實驗中心才升起的靈感,誰也無法證偽。
顧陸雙手隨便活動,感受到口袋里好像有什么東西……
嗯?是大白兔奶糖,顧陸想起來,是今天怪力少女給他的。
塞進嘴里,是小時候的味道。
他認為國內最好吃的兩個糖的品牌,一個是全國級的大白兔,一個是霧都才有售賣的錦里人。
“大白兔奶糖,以前是多么輝煌啊,簡直是國民級。”顧陸思維發散,“要是跟我合作,我把《誰動了我的糍粑》,改成《誰動了我的奶糖》,誰動了我的大白兔奶糖。”
這本書在國外那么火,以后出英文版,說不定還能幫大白兔宣揚知名度。
[周琳:今天請我大吃一頓,我吃得特別開心。
顧陸:下次就該伱請我了。
周琳:完全沒問題,等下次你新書發布,我給你慶祝。]
口中的甜味消散,顧陸放下手機開始閱讀。
三個小時之后,顧陸才看完新合成出來的《死靈之書》,這個合集真的厚。
顧陸明白了兩件事。
首先,舊神和外神的概念好像并非是洛夫克拉夫特提出的。按照洛夫的寫法,其實是非常凌亂的,不可能有那么清晰的神靈線。
其次,《死靈之書》可以寫,但不是現在。
“難怪前世國內沒涌現出非常優秀的國內克蘇魯,因為沒有成長的土壤。”
“陌生的小鎮,神秘的失蹤,小鎮歧視的目光,特別是歧視,這才是精華。”
之前說過,顧陸對克蘇魯并不熟悉。但從他看完這三十多篇構成最初克蘇魯的短篇的感受,“歧視”這一元素,一定是作者創作的核心元素。
還有一個元素是“未知”。
“有一說一,諾夫是會進行氣氛烘托的。”顧陸上一次瞧見這么強的恐怖氣氛烘托,還是斯蒂芬金的短篇。
顧陸想著,如果要寫,得等到暑假去國外再說。正好暑假英文版的小王子,不是要在英國發售了嗎?
前面在《故事會》上連載的短篇,很多故事都是歐美背景。
國內不少推理也會用國外的故事背景,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只是《死靈之書》不同,顧陸去國外,依照當下國外排華的情況,經歷一番就可以動筆。
說起來,如果要寫的話,在什么地方刊登?
這類恐怖題材,青年文摘、少年文藝完全不合適啊。也就《故事會》《新銳閱讀》符合。
就個人來說,還是更傾向新銳閱讀,這本恐怖驚悚雜志。
前面用《鐵柱》和《在白色房間唱月歌》讓新銳閱讀雜志內容升格。要是再讓克蘇魯誕生在這雜志上,那不是再度升級?
“還是別想這些有的沒了。”顧陸伸個懶腰,目前短篇催稿的危機還是沒解決。
蓬蓬——
湯圓又來給我送好吃的了?這是顧陸的首個反應。
打開門,來人是街道辦的……什么主任來著?名字沒記住,只記住了是個官兒。
“顧陸老師,又打擾您了。”王主任說。
最近也沒寫文dss啊?不知來意的顧陸將王主任邀請到家中。
“這是一點東西,顧老師嘗嘗。”王主任把手中一個盒子放下。
送禮?顧陸還沒經歷過這個,他連忙擺手,“不用不用,真不用,王主任你這是干什么。”
“就前面端午節,我們社區發的福利。”王主任說,“拿來給顧老師嘗嘗。”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顧陸是堅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