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鐘后,梁主編和簡社長已在東來順坐下了。
四十多分鐘,吃完之后,簡梁兩人慢慢來到新華書店。
正所謂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走進新華書店。
《平面國》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兩人轉了一圈,找到兒童區的《小王子》。
大型書店是有賣報刊雜志的,但都放在另一塊。而《小王子》旁邊就正放著兩本兒童雜志《少年畫報》《十萬個為什么》。
不用問了,這獨特的擺法,甭管收不收錢,“王子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簡社長和梁主編互相對視,兩人在書店轉悠了半小時,聽到了一對父子的對話,爸爸的頭大,手兒也大,兒子的頭小,手兒更小……
“都多大了,爸爸還要看小孩的書。”
“爸爸曾經也是小朋友,而且這《小王子》是給成年人的童話。”
“那我也要看,我也要看。就這個,我也要。”
“家里給你訂了……也行,買回去你要看。”
大概八歲大的小朋友,瞧見父親買童話書,也吵嚷著要。并且是順手指了旁邊的《十萬個為什么》。
小朋友就有這點心思,比如長輩去文具店、書店、超市這類地方。甭管需不需要,就也想買東西。內心會萌生出一種,不買就吃虧了的心情。
大頭爸爸和小頭兒子只是個例,但向兩人很好的展現了會出現神奇的“王子位”的原因。
也可能是其他情況,反正在《小王子》旁邊,關注度就上去了。
中途,梁主編還用手機搜索了分析表的數據。
沒有夸張!
“顧陸的《小王子》發布,帶起了整個童話類作品的熱度,聽起來這么玄幻的事,居然是真的!”
這尼瑪不科學!梁主編喃喃自語的臉上,寫滿著這個表情。
“小王子銷量也不高啊!甚至比《皮皮魯與魔方大廈》差得遠。”梁主編說,“魔方大廈銷量好像一年半時間就售出了兩百多萬。”
梁主編說,“也沒能帶動整個題材。”
“擴展了目標人群。”簡社長經過沉思,他回應,“魔法大廈購買人群還是小朋友。而知道鄭淵潔老師的就是小朋友。”
社長不愧是社長,思維邏輯還是清楚很多,“但《小王子》的讀者人群,我們做過一個模糊的調查,十六歲以上的人群占據巨大多數。他擴展了原本童話普及不到的人群。”
“恰好這人群有一部分是家長,能夠決定著給不給孩子訂兒童雜志。”梁主編補充,他是聽明白了。
顧陸介人邪門啊!
梁主編說“隨著當下《小王子》為童話領域帶來的一把火歸于平靜,我們雜志的銷量回落。那么能不能……”
“他上個月才發布《平面國》,前不久才剛寫了《少年中國說》,就是地主家的黑工,也不能這樣逼迫。”簡社長連忙擺手。
瞧著梁主編失落的眼神,簡社長說,“我幫忙去問問,看有沒有在《少年文藝》能夠發表的短篇。”
“《少年文藝》還是要培養自己雜志的再生力量,不能光想著依靠一個人。”簡社長提醒。
梁主編聞言默然,他也想啊。但兒童文學寫出來的名家都自己出書了,再想邀稿,就難于上青天咯!
遠在霧都的顧陸,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被催稿。
當前的他在進行文抄最后一步呢。
這一步是什么?是要將《不朽的逃亡者》里面所出現的大部分西班牙歷史知識,找到出處。
也不難,不過就是把《昨日帝國》《西班牙殖民史》《西班牙美洲的毀滅》讀透。
筆記也做到位。
顧陸大概耗時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