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午飯是糯米飯。
口感糯而不膩,深受大宋百姓的喜愛,這也是在大宋普通市井平民最常吃的一種飯。
制作方法也并不復雜,是用糯米蒸制而成,先將糯米浸泡一晚上,然后放在灶上蒸煮至米飯軟糯,再加上鹽、油,麻椒,姜末兒,蔥末兒進行調味,還是很美味可口的。
楊蔓娘到了一竹杯水,端著飯碗坐在慣常的位置上。
沒一會兒。
呂小娘便也來了。
有些興致不高的樣子,打了飯便徑直坐在她的對面。
一邊吃一邊抱怨道:
“還是跟你在一起好,你不知道今天你去了三樓,副管事把一樓的王巧娘調過來二樓幫忙了,那小娘做事不仔細,還老愛跑到一樓去聊閑篇兒,不就是顯擺嘛,你調到三樓都沒顯擺,也不曉得她得意個什么勁兒!”
“她欺負你了嘛?”
“她敢!”
呂小娘頓時鼓起圓圓臉。
放下手里的筷子。
皺了皺鼻子哼道:
“我借她倆膽兒!”
“那就好。”
楊蔓娘瞧她那傲嬌的小模樣兒,也覺得自己多慮了。
呂小娘的本家嬸子曾老娘,可是員工廚房的幫廚。
為人又潑辣。
王巧娘再怎么樣,也不可能真欺負她。
“算了,不說那個瘟人了!”
呂小娘嫌棄的擺了擺手。
眼珠兒一轉。
神秘兮兮的湊上前八卦道:
“說說,說說有意思的,今兒去三樓咋樣兒,見著那位客人了嘛?年紀大嗎?可曾婚配了?”
這是酒樓侍女之間八卦的常態。
大多數侍女倒不是都存著什么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想法。
畢竟,彼此的地位身份的差異在那。
只是女人之間,茶余飯后的討論打發時間罷了。
往常這樣的八卦。
楊蔓娘沒少在更衣室聽見。
“額我去收拾的時候,客人不在呢。”
楊蔓娘頓了一下。
看了一眼周圍的人。
低聲道:
“不過,聽說是那位皇城司指揮使。”
她今天是真的沒有見到這位神秘的客人。
不過楊蔓娘本身倒是也不在意。
作為打工人,干一天有一天的工錢。
若是,這位指揮使一直都這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話也不錯。
自己打掃起來反而更輕松自在一些,還不會被挑剔使喚。
也不知是哪路神佛聽到了她的祈禱,亦或者什么緣故。
就是這么巧。
接下來的日子。
楊蔓娘連續打掃了三天的望舒閣,晚上也按時給飛廊和走廊的燈籠點燈,卻一直都沒有遇上這位指揮使傅勁光。
對方似乎很忙。
她只能通過每日書桌和書架上,那些公文和書籍的位置變動。
燭臺上秉燭的變短。
還有那一碟子數量不斷減少的炒蠶豆。
猜測對方晚上應該一直有來住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