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小娘子,東主從不見生人的。”
無論楊蔓娘怎么努力的推銷和請求。
甚至退而求其次,只求見一小會兒大管事。
蔣管事都不為所動,只是微笑著說“不”。
讓楊蔓娘無可奈何。
因為見不到真正能拍板的人,楊蔓娘不可能把自己的點子直接說出來,畢竟,點子就是幾句話的事兒,也是自己目前唯一有用的籌碼。
可她這樣一直不說,反而讓對方越發篤定她是在撒謊。
沒把她攆出去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結果,讓楊蔓娘不禁有些沮喪。
不過,想想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就像自己在現代,一個連初中都沒上過的窮小子,一直在工廠打螺絲,突突然有一天,跑到部門主管跟前,說自己有個好點子,可以搞研發,想見公司董事長一樣。
主管八成只會覺得這小子打螺絲把腦子打壞了。
能有什么好點子。
用42號混凝土拌意大利面嗎?
楊蔓娘目前的這個情況,甚至連這都不如,她甚至都沒有在小報打過螺絲,就想見小報東主。
相比之下,似乎更加異想天開。
之后。
楊蔓娘出門,又去了隔壁新聞的報房,結果自然也是毫無疑問,和小報差不多。他們顯然也不相信一個這么年輕的小娘子,能有什么可以增加報紙收益的法子,畢竟,這可不是繡花兒,一個小娘子又能頂什么用?
只不過新聞的拒絕方式。
更加溫和委婉一點兒:
“抱歉,東主不在,改日再來。”
毫無疑問的,再次失敗。
楊蔓娘沒有再糾纏,當然,糾纏也沒有用。
這些大報房和高門大戶一樣,都是講究階層的,同一階層的,先用拜帖拉近彼此關系,繼而交往互相交換利益,而自己沒有拜帖,那自然不可能是同一個階層的人,在沒有表現出足夠價值的情況下,怎么可能輕易得到來自上層的屈尊呢?
于是。
在離開小報和新聞報房之后,一無所獲的楊蔓娘開始出入附近的其他小報的報房,比如張氏小報,御街小報,虹橋新聞等,雖然知道機會有點兒渺茫,但她還是打算試上一試。
畢竟,這樣起碼多了一個機會,不讓自己三文錢的牛車錢白花。
不過,結果也是大同小異。
他們也同樣覺得難以置信,認為是小娘子閑的無聊的惡作劇。有的報房還愿意說上兩句,有的則根本不耐煩聽,便直接惡聲惡氣的讓她回家繡花兒去,即使期間她拿出了自己寫的小說稿子,也沒有人愿意花時間去瞧一眼,畢竟,這些人從內心里,并不一個小娘子能寫出什么好東西,反而哂笑著讓她去書店里去碰碰運氣,他們這里需要的是足夠驚爆眼球的消息,而不是什么小娘子寫的話本兒。
最后,《御街小報》的管事,甚至毫不客氣的讓人將她趕了出來。
出了報房,望著不遠處的大相國寺。
楊蔓娘神色有些沮喪。
在小報發表連載小說,是她最后的希望,如果沒辦法發表,甚至連商談的機會都沒有,那她就只能回家繼續完成稿子,書店收稿子都要滿十萬字,也就是說她至少寫到十萬字,才能去各個書店推銷。
只是這樣,時間就會拉長了,家里的經濟怕是撐不住的。
要知道,家里后天交完房租,就只剩下二十一文錢了。
她和弟弟楊士林的工錢,還得半個月才能發。
若是今天賺不到錢,恐怕,之后的半個月,就只能一天吃一頓飯。
甚至是斷炊。
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