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66章官家說新書,噱頭與段子……
《夢回大唐》是如今汴京城最火的話本兒。
雖然已經結局了,但熱度依舊不減。
而且其最終的結局,不光在市井中引起了廣泛討論。很多人都討論《夢回大唐》的時候,還會帶上之前的那本《霸道王爺心悅我》。
比較兩者,哪個更出色。汴京城的各家小報,也紛紛騰出專門的版面,就話本兒的最終結局做了點評。
比如《新聞》上面的標題就是《黃粱一夢終須醒,南柯一夢盡浮生》,撰稿人叫做“他山之石”。
“黃粱一夢終須醒,南柯一夢盡浮生。這兩句詩頗含禪意,道盡了人生如夢之真諦。黃粱一夢中,盧生一枕黃粱還未熟,而時間已經過去了。而南柯一夢里淳于棼夢入槐安國,在那里一輩子享盡了世間的榮華富貴,一覺醒來卻發現是一場空幻,世事已經經歷了許多滄桑之變。
而雪夢蕭穿越大唐,也是如此,在鄙人看來,這場穿越是一場荒誕而唯美的夢,人生如夢,富貴無常。顯然造夢者墨瑾公子懷揣悲憫之心,這個夢是如此的凄美深沉,如煙似霧,絲絲縷縷,讓人痛徹心扉。
很多看官都喜歡拿墨瑾公子的前一本《霸道王爺心悅我》和《夢回大唐》相比,認為后者更好,更發人深思。
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就像喜歡饒骨頭的,不在乎各家店子的湯料味道到底多雷同。愛喝香引子的人,會認準一家攤子的味道難以忘懷。這本就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個人的口味罷了,比較起來毫無意義。
不過在我個人來說,我也更喜歡《夢回大唐》。無他,但為穿越二字爾。
穿越一詞,自從在墨瑾公子的新書出現之后,幾乎是風靡了整個汴京,出門和友人喝茶,三個人里,必有兩個是討論此事的。
這些題外話暫且不提,我們且細品《夢回大唐》。猶記得此書剛刊登前三章的時候,那種震撼和新奇。最初穿越的雪夢蕭,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大宋小娘子,但卻清冷而明媚,勇敢且從容。鋒芒畢露,像一把出鞘的寶劍,充滿了戒備和攻擊性。
但是等后來融入到了武德年間的宮廷,她便漸漸的放松下來。用大宋的智慧造福大唐,整個人謙虛好學,讀書習武。這個時候的她既有唐女的明媚灑脫,又有大宋女子的溫柔婉約,或許是了解歷史的緣故,整個人還帶著一絲超越年齡的成熟,顯得有些矛盾和表里不一。當然,也恰恰因為這樣矛盾和表里不一,吸引了太子和秦王這樣的人中之龍。
墨瑾公子雖是女子,卻筆力老辣,也顯然讀了不少史書,書中并沒有一味的描寫小情小愛,而是帶著我們,跟隨著雪夢蕭的腳步和目光,一起走進了武德年間的大唐宮廷。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駙馬柴邵,長孫無忌,李孝恭,尉遲敬德,程咬金,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唐初的文臣武將,如同一幅歷史的畫卷,緩緩的展示在我們面前,他們不再是史書上的一個符號,而是那么的真實且充滿喜怒哀樂,那濃郁瑰麗的色調和步步緊逼的劇情,在墨瑾公子的一支妙筆下,交織在了一起,從最初的輕盈明快,到最終彌漫出悲憫的氣氛。李建成被殺,李世民繼位,雪夢蕭身死回到大宋。
給這大氣而不失柔美,殘酷而不失決絕的悲戀畫上一個終結。
在鄙人看來,《夢回大唐》絕不僅僅是一本話本,而是一場被歷史和毛筆描摹出來的夢,清麗而凄美。
世事虛幻,一切都會轉眼成空。正如我輩年老時,方覺得吾輩身處紅塵,當知世事如浮云,名利似流水,少年人唯有修心養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超脫物外。警醒世人莫被夢中的繁華光景迷了眼,當珍惜眼前人,把握好當下的時光,方才不負此生。
吾之老友山丘尊者嘗作詞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莫待夢醒空悲切。”
在此,愿以此文與諸君共鑒之,同悟人生之真諦。”
而《小報》的標題,則是《夢回大唐之我見》。
從一開篇,小報的撰稿人“秋明先生”就先聲奪人,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原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各位看官,對于本書的結尾,就不要糾結神傷了,從歷史上來說,雪夢蕭必須在李世民當上皇帝后就死掉,她不死,整個貞觀年間的歷史就都要變了。墨瑾公子顯然是一個特別現實的人,不愧是官家都贊過的,對歷史事件忠貞不二,筆筆都要落回實處,一筆虛的都沒有,寫到最后用這種方法把對方寫死,讓雪夢蕭在大唐的歷史中了無痕跡,就像不曾來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