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蔓娘倒是沒有注意到兄妹倆的小官司,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對楊士林道:
“先不搬,金牙人說這座宅子是前年秋天修葺的,房頂墻面都專門請了修屋匠來維護修繕過,雖然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我瞧著正院的抄手游廊的石階有幾塊松散了,正院的花木也需要修剪澆水,還有大門處的石獅子和旗桿也需要換掉,這兩日你不忙的時候,去橋市找幾個木竹匠人來,全部收拾妥當了咱們再搬進去。”
在大宋,各行各業都被分的很細。
比如家里的宅子,就有專門維護房屋的人,修整屋宇、泥補墻壁和家里的風雨連廊,在民間也叫這些人木竹匠人或者園丁。每天早晨,汴京的橋市和街巷口都會聚集一群這樣的木竹匠人,供有需要的宅子主人雇傭,有點類似于現代跑單幫的裝修工人。
“大姐,咱們還是別去橋市找人了。我前些日子在文繡院聽于小娘說,她本家舅姥爺家里當初修繕房子,找的就是跑單幫的木竹匠人,結果修繕的最后一日,家里丟了好幾件預備過年穿的新衣裳,還有一罐子鹽和肉,她家再去橋市找那個人,人家都不見了,后來,報了官也沒找到,一家子為這事兒都慪了好久呢。”
楊盼娘皺著眉頭,不放心的道:
“不然,咱們還是去附近的行老那兒找人收拾宅子吧!”
所謂行老,便是家政中介。宋朝商品經濟發達,很多事情都習慣雇人,自然催生出龐大的家政服務群體,行老和牙嫂便是專門的家政服務中介。
幾乎每條街上,都有專門的行老和牙嫂,受雇于行老和牙嫂的服務人員數量也很龐大,可以提供的家政服務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比如洗衣衣裳、縫紉,刺繡,烹飪,維護房宅,修剪花園,喂養寵物,打掃宅院,婚慶服務,酒樓游船轎子牛車的預訂等等,五花八門的,基本上可以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需求。
可以說,在汴京,只要你荷包里有足夠的銀子,就不必擔心買不到妥帖的服務。行老那里不但可以隨時隨地雇傭到人,而且,這些服務人員都在行老和牙嫂那里登記了身份和住址,交了保證金的,主家也不用擔心會被偷了東西提桶跑路。所以,相比于跑單幫的木竹匠人,這些受雇于行老和牙嫂的木竹匠人,則更為可靠和放心一些。
所以,楊蔓娘自然不會反對,聞言點頭道:
“也好,那就依盼娘說的,找觀音橋這邊兒的行老,介紹兩個可靠的木竹匠人來干活兒吧!”
“知道了,大姐。”
楊士林點頭應下。
他跟著大掌柜朱貴辦事兒也小半年了,眼界和為人處世早已不是做報房小經紀的時候可比了。外表雖然還是少年人略顯稚嫩的模樣兒,但處事卻比之前圓潤沉穩妥帖了一倍有余。就連朱貴,也好幾次都跟楊蔓娘贊過他辦事沉穩可靠。
所以,有他照看著。家里對外的事兒,從來不必楊蔓娘多操一點兒心。
既然裝修新宅子的事兒,一應交代給楊士林,姐妹二人呆著也無趣兒。在新宅里大概逛了逛,便索性坐牛車先回了家。
洗了手,楊盼娘從書房桌子上,拿起一張精美的帖子遞過來道:
“對了,大姐,今兒個一早,曹家姑娘派人送了一份帖子來,說這個月的二十九是她的生辰,邀請你去參加生辰宴呢。”
楊盼娘說的曹家姑娘便是曹溪,之前在茶館和曹家姐妹還有劉妙真見過一次之后,互相覺得投緣,便留了地址開始交往,之后還一道去瓦子里玩過兩回。
最近曹家的老太君這一個多月身子不爽利,所以,曹韻和曹溪兩個作為孫輩自然要在身邊陪伴侍奉,所以這段日子都很少出門玩樂,楊蔓娘也有些日子沒有見過二人了。如今有心思送帖子辦生辰宴,想來那位曹老太君的身子應該大好了。
帖子是素色的,上面還畫了一株蘭草。帖子上的書法,是秀美的小楷,顯然是出自曹韻之手。楊蔓娘看了一遍帖子上的大致內容,和楊盼娘說的大差不差,便放下了。
“大姐,你要去嗎?”
“唔。”
楊蔓娘把玩著手里的帖子,沒有說話。之前剛認識的時候,便聽曹溪提過生辰的事兒,想不到她居然會真的下帖子邀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