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122章女主同款!摸魚!
楊蔓娘在摸魚。
是的,你沒聽錯。此刻的她,正帶著白綰綰,一道坐在呂小娘家的漁船上,在清粼粼的金水河中摸魚。
蓬頭赤腳沙中子,蕩槳拏鉤學捕魚。隨著春日天氣轉暖,又到了汴京一年一度的捕魚季。
汴京,這座看似內陸的城市,其實是一個水上澤國,作為大宋的都城和水路交通樞紐,汴京城里河流眾多,金水河、五丈河,汴河、蔡河縱橫交錯。加上城內如金明池和瓊林苑里的眾多湖泊,可以說水路四通八達。所以,漁業資源自然也相當的豐富。
不光是專門打魚為生的漁夫,就是普通人家,天熱的時候,也常去河邊打窩碰碰運氣,給自家的飯桌上添道葷菜。
所以,楊蔓娘寫文閑暇,恰好呂小娘休沐,便相邀一道來金水河玩兒了。
“你家的這兩只貓兒好靈巧啊!居然一點兒都不怕水,還能幫你趕螃蟹?”
宋人愛貓,呂小娘家自然也養了兩只貓兒,都是奶牛貓。一只是黑背白腹的,名字叫烏云蓋雪。另外一只全身黑,只有四只腳是白色的,名字叫烏云踏雪。
和暈船站不穩的白綰綰不同,兩只靈巧的奶牛貓顯然很習慣了。一只跳進水里游泳,一只甩著毛茸茸的尾巴,靈巧的走在細細的船沿邊兒,威風凜凜的巡邏放哨。
許多被漁網撈進船艙的小螃蟹,為了逃脫上餐桌的命運,一個個沿著漁船邊緣疊羅漢,試圖組團偷偷逃走,偏偏每每在即將成功的時候,便被巡邏的奶牛貓給輕松的扒拉回去,看的楊蔓娘又是驚訝又是贊嘆。
“哈哈!這很正常啦!漁家的貓,都是這樣,能下水拉網,也能幫主人家看護船里的漁獲,我祖父年輕的時候,出門打魚漁船上不光要帶鸕鶿,也帶著貓兒幫忙哩!”
呂小娘得意的哈哈一笑。
從船艙里挑了兩只小螃蟹,摸了摸兩只奶牛貓的腦袋,各獎勵了一只小螃蟹。末了,又拿了一只投喂暈船的白綰綰。
“對了,六月二十六梁樂樂要成親,請了礬樓好些人哩,她也請你了吧!”
“請了!”
楊蔓娘點點頭,她當初在礬樓做工的時候,和樓里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唯二的好友便是梁樂樂和呂小娘,后來即使不在礬樓做工了,也沒斷了聯系,私下里也經常相約一道逛瓦子的。
加上她家和梁家原本在南熏門還是鄰居,所以梁樂樂成親,必然要請她吃宴席的。
“她找了個不錯的人家哩!我前兒個聽肥娘子說,她夫家是開皮毛鋪子的,頗有家資,就租住在肥娘子家隔壁的巷子里。家里姐弟三個,良人是家里的幼子,聽說在家特別受寵,她那婆婆待人和氣,也是坊間出了名的賢良婦人,手還特別巧,做鞋繡花兒都拿手的。”
“這是好事啊,她肯定會過的不錯的!”
呂小娘說的這些情況,楊蔓娘也有耳聞,當初梁樂樂和那個三心二意的江公子掰了之后,郁悶了一陣子,便丟開了。一直跟著師傅在礬樓里學藝。后來過了幾個月,倒是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如今的這位李公子。楊蔓娘曾遠遠的見過一次,瞧著模樣兒周正,很是和氣的樣子,和梁樂樂倒是很有夫妻相。
“噫?”
在船頭撒網的呂大郎,往對面的岸邊上瞥了一眼,神色有些詫異。
楊蔓娘聞聲轉頭,便瞧見河對岸的垂柳下,幾個穿著彩衣的小娘子,頭上沒有簪花,反倒是插著一個個顏色各異的狐耳貓耳發簪,追逐嬉戲蕩秋千,不時的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哈哈!蔓娘你瞧,她們是在學朱曼兒哩!”
呂小娘一臉興奮,望著岸邊小娘子們帶的狐耳兩眼放光。
“額......是啊!”
楊蔓娘有些心虛的附和道。
汴京商業氛圍濃郁,商人們都極為擅長追逐商機。
之前楊蔓娘在《溫宸絕密修仙手劄》中,寫了男主溫宸喜歡穿白色的冰蠶袍,很快汴京的蠶絲袍子就賣的脫銷,滿大街都是穿白色蠶絲袍的小郎君。
如今寫了女主朱曼兒變成獸耳娘的情節,很多機靈的商家便從中發現了新的商機。
很快,一系列的朱曼兒同款便開始問世,不光裁縫鋪子里紅色紗裙賣到脫銷,汴京許多店鋪里還開始賣同款的狐耳發簪,還有那腦子更機靈,舉一反三的商家,做了貓耳,兔耳的發簪,引得無數看了話本兒的小娘子們紛紛爭相前來購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