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129章荔枝季!進入異界!溫……
觀音橋,春明坊。
楊家后院,穿堂前,亭亭如蓋的碧綠榕樹下。
吹著清涼的過堂風,放假回家的老三楊盼娘,穿著和姐姐楊蔓娘一樣的秋香色的紗衣,抱著白綰綰躺在竹編的躺椅上,一邊閑聊,一邊撥荔枝吃。
“大姐,這荔枝個頭兒精致小巧,清甜多汁,是珍透吧?”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在大宋之前,嶺南以外的人想要吃上荔枝并不是容易的事兒.譬如唐玄宗時,不要說普通百姓了,就是貴為貴妃的楊玉環要吃一次荔枝,都還得大動干戈,依靠朝廷的力量去嶺南調運,甚至有了那一句家喻戶曉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名句。
但是,隨著這些年大規模的種植荔枝,大宋的荔枝品種也越來越多。加上便捷的水路運輸,對于如今的宋人來說,荔枝早已不再是過去的“千軍萬馬來相見”,而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在汴京,吃荔枝早已不是什么難事了。
每年到了夏天,汴京市面上便有不少賣荔枝的。不但有個頭小巧精致的“珍透”、香甜如絳雪的“福橘”,還有脆嫩多汁的“金桂”,香氣清逺,色澤鮮艷的極品陳紫。
甚至,還有很多頭腦靈活的商人使用紅鹽法和出汗法,用蜂蜜和蒸煮的法子,把新鮮荔枝做成類似現代的水果罐頭或者果脯保存起來,然后長途跋涉運輸,再高價賣到西夏、高麗和大食這些地方。
“嗯,小些的是珍透,另外一半是金桂。”
楊蔓娘撚起魚食,小心翼翼的灑在虎頭盆里,魚兒們甩著漂亮的尾巴爭先恐后的游了過來。
這十幾尾金魚,冬天的時候一直放在書房里,如今天氣熱了,才又搬回了榕樹下。
她是個喜歡小動物且有責任心的人,之前專門去附近瓦子里的寵物店,請教人家怎么才能養好金魚,不但定期的清理虎頭盆換水,還專門在虎頭盆里種了可以凈化水質的金魚藻。
“好久沒逛瓦子了,大姐,如今荔枝貴不貴啊?我還想帶半簍子去文繡院哩!”
“想帶就帶多帶些,到時候讓孫伯趕車送過去就是了!”
喂罷魚兒,楊蔓娘拿濕帕子擦干手。
拿起一旁的碧綠團扇扇了扇風,語氣不在意的道:
“如今荔枝正是豐收季,每日虹橋那邊兒都有十幾艘運荔枝的大船進京,除了極品的陳紫以外,其他品種的荔枝一斤最多不超過九文,若是買的多了還能再便宜,好些人家都買了回去做荔枝干,準備入冬做零嘴兒呢!”
宋朝商業發達,商人們思維敏捷,大商人們甚至專門對荔枝的售賣和種植運輸,制定一系列非常先進的商業模式。
每年在荔枝才才剛剛開花的時候,大宋各地的大商人們就會跟大批的種植荔枝的果農簽訂預定契約,預付定金,訂購這些人家果園里當年產出的所有荔枝,無論質量如何,產出多少,大商人們全部都包買。
而等到每年荔枝成熟的季節,這些提前訂了貨的大商人們就會前來收貨,再將一簍簍的荔枝通過水路和陸路運到大宋的各個地方。
物以稀為貴。這世上的東西,供小于求就價格貴,一旦供大于求就不怎么稀罕了,就算是楊貴妃愛吃的荔枝也是如此。
“大姐,你明兒的稿子寫了嗎?”
“額......還沒。”
楊蔓娘頓住了。
這兩日,放假回家的老三楊盼娘,就跟當初她寫《霸道王爺心悅我》和《夢回盛唐》時候一樣,總是見縫插針的催她寫稿子,就跟周扒皮似的。
“大姐,后續溫宸會怎么樣啊?他這次應該只是受傷昏迷,不會隕落的,對吧?”
“唔.......你也喜歡溫宸啊?”
楊蔓娘挑眉。
沖白綰綰勾了勾手指。
小家伙立刻會意,乖巧的從搖椅上跳了下來。
一個縱身,輕盈的躍進了她的懷里。
“喵嗚~”
“那當然啦!不光是我,我們整個文繡院的小娘,就沒有哪個不喜歡溫宸的!”
楊盼娘嘿嘿一笑,眉眼彎彎。
理直氣壯的道:
“大家都買報哩!而且,我們每天晚上睡前都討論!都盼著溫宸能和早些和小狐妖做道侶哩!”
“唔。”
楊蔓娘從白瓷碟子里拿了一顆荔枝,才剛剝開殼兒。
“大姐,你吃飽了嗎?什么時候寫新章節啊?”
楊盼娘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臉耿直的問道。
“你看我像吃飽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