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海底寂靜無聲,就連海水也是靜止的。寧濤踩著海底的礁石和泥沙前行,他有一種在寂滅的過去的時空里行走的感覺,整個世界好像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不過這樣的孤獨感和誦念《你的經》第三句“苦海無有涯,一萍獨飄零”時的孤獨感相比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不值一提。他無需誦念這一句,也能輕松適應這里的環境。
楊生所說的山洞還沒有找到,精煉戰術手電的光束卻意外地照到了一艘沉船。它大概是一艘古代的商船,船錨生滿了鐵銹,破碎的甲板上長滿了海草,有一些深海魚類在海草和船艙之中游動,一被光照到就猶如驚弓之鳥一般逃走了。
寧濤靠近了那艘沉船,用精煉戰術手電照著船體上的一個破洞。那破洞后面是一個船艙,里面躺著幾具長滿青苔的骸骨。幾條深海小魚被光束照到,快速逃竄,躲進了下層的船艙之中。
結果,也正是因為這幾條小魚的躲藏,寧濤拿精煉戰術手電一照就照到了一大堆陶瓷的碎片,還有幾只看上去還算完好的箱子。
寧濤靠近底部船艙,在天寶法衣的辟水作用之下,他身前的海水自動退讓,露出了長滿青苔的腐朽船體。他一掌推了上去,擋在他身前的木質船體頓時垮塌了一塊,腐朽的木料掉在了地上,一個能容人鉆進去的破洞呈現在了他的面前。
寧濤貓腰鉆了進去。
那堆陶瓷有碎片中有彩色的碎片,顏色以黃、青和白為主,因為沒有與空氣接觸,看上去顏色還保持著一定的鮮艷程度。
寧濤心中一動:“難道這些陶瓷是唐三彩?這是一艘唐朝的商船?”
唐三彩存世也就那么幾件,件件都是無價之寶。可惜,如果這些陶瓷都是唐三彩的話,那也沒什么意義了,它們都碎了。
這也只是一個猜測,寧濤學過的歷史知識里,唐三彩是貞觀之治后國力強盛,厚葬之風盛行,是上層階級的陪葬品,普通老百姓是不準使用這種陪葬品的。如果這是一座墳墓,那么這些彩色的陶瓷碎片十有**就是唐三彩,可在一艘沉船里就不那么確定了。
寧濤的視線很快就移到了一口保存還算完好的箱子上,他走到了一口箱子前。箱子上有鐵鎖,但已經銹蝕得差不多了。他伸手掰了兩下,很輕松地就將鐵鎖掰斷了,然后他將箱蓋揭了起來。
箱子里裝著滿滿一大箱子的鑄幣,也已經銹成了一團。有幾枚面上的依稀可以看見文字,上面寫著“開元通寶”四個字。
開元通寶是唐朝的錢幣,這艘沉船果真是唐朝的沉船。
可惜,這些珍貴的文物也已經銹蝕得差不多了,寧濤試著抓起一枚,卻提起了一大團,然后鐵銹面粉似的往下掉。
寧濤隨后又打開了另外三口箱子,其中一口箱子里裝著布料,看上去像是絲綢,可寧濤一開箱全都壞掉了。第二口箱子里面裝著滿滿一箱子竹簡,一打開也壞了。就算沒壞的,竹片上的文字也無法辨認了。第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三口箱子里面裝著幾件瓷器,有瓷瓶,有瓷盤,或許是因為沉船的時候箱子里有填充物,避免了碰撞,所以這幾件瓷器都保存完好。
寧濤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只瓷瓶,用手抹去表面的污垢,頓時露出了晶瑩剔透的瓷面。他將瓶底翻轉了過來,那上面有“越窯御制”四個字。
寧濤對古董并沒有什么研究,但“御制”兩個字的意思他卻是懂的,那是皇家的東西,而皇家的東西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