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珍說道:“病人要緊,你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好叻。”寧濤起身離開。
江好送寧濤出門,嘴里
(本章未完,請翻頁)
想說什么,可突然摟住寧濤的脖子吻住了他的嘴唇。
新婚燕爾,如膠似漆,她怎么舍得與寧濤分開?無論是什么道別的話都沒有一個吻更真實,更能表達她的不舍。
兩人就在樓梯間里糾纏了好幾分鐘……
唐珍看得不好意思了,背轉過了身去。
房門關上的時候,寧濤卻不是往樓下走,而是往樓上走。幾分鐘后,一個方便之門在天臺上打開,他邁步走了進去……
窯洞里靜悄悄的,空氣里殘留著青追和白婧的味道,一種靜雅怡人,一種幽香迷人。
姐妹倆不在窯洞中,寧濤開門走了出去。視線里,一塊平地上好幾輛工程車在平整地基,并有渣土車拉著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進入工地。村里的道路上也有工程隊伍和民工在施工,一段水泥路正從村尾向村外延伸。
這才半個多月,兩個重要的慈善工程都已經破土動工了,而且進展還如此迅速。這讓人不得不感嘆,錢真的是個好東西,有錢什么事都好說,都好辦。就連做慈善這種事情,要是沒錢的話那也是寸步難行。
寧濤走出院子,循著白婧和青追留下的氣味走。
路上,有村民看著他,有的對他指指點點,有的低聲嘀咕著什么。
“一看那小子就不是什么好人,一定是看我們善才老實,想騙我們善才的錢。”
“可不是,聽說他和那兩個女人住在一個窯洞里,真是傷風敗俗啊,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羞恥么?”
“你們小聲點,不要被他聽見,我聽說他會武功……”
那些村民嘀咕了一些什么,寧濤其實聽得清清楚楚,只是不想計較而已。他加快了腳步循著青追和白婧留下的氣味往前走,沒走多遠便到了村部。
村部的旁邊是一座保管室,差不多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紅磚墻上以及可見當年的標語,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少生孩子多養豬什么的。
保管室里傳出了孩子讀書的聲音:“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寧濤不禁露出了笑容,學校還沒建好,可是聘請來的老師和孩子卻已經就位,開始在保管室里上課了。不得不說白婧的辦事效率真的很高,如果等到學校建好再招生開課,他這個月到哪里去賺大筆的善念功德?在他在剛德的這半個多月時間里,白婧把該想到的都想到了,該做的也都做了,她除了有時候有點不正經,她其實什么都好,是一個賢內助。
寧濤想去保管室里看看,不過就在這么想的時候,他的視線移到了另一個方向。那是在山城的家,敞開的院門里可以看到站在院子里的一群人。
青追、白婧、軟天音、楊生、章千術、王老八、曼祖力都在,還有曾善才也在。她們顯然是先來了保管室,然后又去了曾善才的家里。
寧濤放棄了進保管室去看孩子上課的想法,往曾善才的家走去。到了院子旁邊,他聽到了白婧的聲音。
“這個也捐一萬。”白婧說。
“好的……好了。”曾善才的聲音。
“姐姐,夫君好像回來了。”青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