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詳一番,樊聽南哈哈一笑,“我至今仍記得,那日紅霞連天,你爹站于長安司馬門前,春風得意,落筆成章,寫下‘少年掃胡虜,叱咤卷風云;號角驚夢醒,一騎定浮沉’這等千古絕句。江山不改,韶華易逝,一轉眼我與你爹已是兩鬢將催華發的年紀嘍。昨日見你叱喝吾弟,甚有你爹當年宰割天下、指點山河之雄姿。看來,劉權生后繼有人啊!劉懿,你有何提議,但說無妨!”
對樊聽南的夸贊,劉懿并沒有任何反饋,而是將腰躬的更低了,他恭謹道,“樊大人,翠袖可圍香、鮫綃可籠玉,剛才小民瞧見這黃霧濃郁,足可蔓延到宣偉巷頭尾,大有橫向流泄、縱向溢出之藥霧,白白浪費。既然如此,我等何不以層層大布裹之,使藥氣僅在宣偉巷內流散,藥力豈不更佳?”
“哎呀呀,我剛剛還在愁苦無法為獲瘟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瑣事兒,你這孩子便送來了一個錦囊妙計,此招兒甚妙,甚妙啊!可將干柴枯草堆于街頭巷尾,天鋪素布,形成一個相對密封之空間,這樣藥蒸病患的力度、藥效發揮的質量,將會大大的提升,好啊!好啊!”
對于劉懿的提議,樊聽南稱贊不已,這一番話說完,便立即呼喊隨身小吏,前往籌備。自己正要坐下用飯,卻再也無法坐下,以半坐的姿勢,看了看眾人,又看了看門外,幾個來回兒,這位樊大人終于端起羊奶沖了出去。
治療傷病,同心戰瘟,樊聽南,已經迫不及待了。
干柴為東北寒季取暖必備之物,枯草則為修補房屋、鋪設豬舍、編席制履之用,在偌大的彰武城,處處可見,家家必備。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敲鑼打鼓之下,不一會兒,宣偉巷各個出入口,都被四面八方趕來的百姓,用柴草堵的嚴嚴實實。前來送柴搬草的百姓不愿離去,遠遠觀望,樊聽南也不再驅散,只是交待郡兵把持各個出口,不準百姓進入宣偉巷。
又過了半個時辰,一塊兒五彩大布,被寒李與死士辰從巷頭兒扯到巷尾,兩人在屋頂身形飄逸、風姿卓絕,惹來圍觀百姓陣陣叫好。若大瘟可解,幾日后的元宵佳節,這更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人事已盡,剩下的,就是天命了!”
忙來忙去的樊聽南滿頭熱氣,坐在巷外一角,攥著拳頭,眼中不見喜悲。
一向古板的東方春生擠了擠額頭皺紋,抖了抖腰吊的三枚銅錢,寬慰著樊聽南,“天意總向奮勇人,樊郡守,放心吧!”
“東方先生莫要拊循,您也曾為官朝廷大吏,歸隱后更是賢良達老,應知覆水難收的道理。”樊聽南苦笑,隨后,他的眼神飄落到了宣偉巷,再也離不開了。
這是牽動全城的一天,八個半時辰,轉眼即逝。
隨著最后一顆丹藥在天亡簋中耗盡,滿頭大汗的五才真人迅速起身,就近閃入一屋,老道長隨意尋到一全身潰爛十有七八的中年男子,反復把脈后,身子一軟,跌坐在地上,緩緩閉上了眼,一臉欣慰。
“成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