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自三國一統以來,兵制重整,這調兵遣將的規矩亦有所變化。
《漢律·武備章》有云:七十二軍常時駐扎轄區,總領一干軍務防務,不可擅擾郡縣政務,不可干涉郡縣維護治安、緝拿盜匪一類內政,非虎符羽檄不得輒發,違令者以叛亂討之。
《漢律·伐兵章》曰:少府符節令,掌天子符璽及節麾幢,尋常兵皆散于郡縣,有事,則以虎符、節、羽檄、詔書而用之。虎符右留京畿、左以與之,持虎符者,如天子親臨,必從之。節飾旄牛尾,用以天子調遣十二內衛之用。羽檄以木簡為書,用以急召,凡用者必以鳳翎插之,受羽者可酌情處之。以虎符、節調兵者,必輔錄天子手書,明職權、定任務,若無,視為矯詔。
所以那天,劉彥同時賜予了蘇冉虎符、節和詔書,用以調兵遣將。
這便相當于,劉彥把兩支軍隊的調配權,全權交給了蘇冉。
在十多年前世族禍亂京畿后,這樣的事,在劉彥身上還是第一次。
這足以說明劉彥對蘇冉的信任。
......
遠在長安的那位天子劉彥,所料不假,天子詔命在這位武次將軍樂貳眼中,連張廁紙都不如!
這也是整個大漢江山最尷尬、最悲涼、最無奈的現狀,兵吃王餉,卻不能為王所用。
當傳令兵向樂貳報告帳外情況后,樂貳右眉輕佻,右臉的粗重兩道刀疤隨之彎起,厚厚的嘴唇小聲嘀咕了幾句,便哈哈大笑,笑聲震得他肚臍與下巴的肥肉隨之亂顫,見他他狂笑道,“在這遼西,老子就是天,老子就是王,牟羽這久未經戰陣的鳥人,仗著是皇帝老兒的狗腿子,也敢與老子千錘百煉的鐵騎相互沖陣?”
階下的樂氏眾將,紛紛點頭應和。
樂貳對樂氏眾將的回應十分滿意,他狂傲道,“不自量力的牟羽!今日老子如果贏了,定要活烹了牟羽妻女,讓他親眼看著我一點一點把他妻女的肉全部吃光。老子輸了,大不了棄官回鄉養老去,有姐夫和我樂氏一族在,我還真不信這皇帝老兒敢殺我泄憤,俺在遼西橫行霸道這么多年,要殺,早他娘殺了!”
劉乾的名字就像一顆壓艙石,眾將聽后,懸著的心終于落地。
是啊!龍椅上那位懦弱到連自己兒子都保不住的天子,又有什么能耐來染指遼西之地?有憑什么與權傾天下的皇叔劉乾和財大氣粗的樂氏一族抗衡?
他們心中的答案,是沒有!
所以,他們一同起身,拱手拜道,“愿追隨將軍,殺退敵賊!”
場中的氣氛攀升到了最高點,所有人都眼神炙熱地看著樂貳,他們所有人都認為,以樂貳的性格,在這一戰后,他必將要在遼西之地,加冕為王,而他們,則將成為有功之臣,得無雙富貴。
樂貳得到眾將擁戴,決心與牟羽大干一場,他要敲山震虎,叫那天子再也不敢小覷樂家,不敢小覷他樂貳。于是,他下令,立即召集軍中校尉以上軍官議會,人到齊后,武次、執牛、吉恩中郎將列于最前,其余諸將分列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