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卦,前段好些日子我都在懊惱古人欺我,直到爹的亡故,才讓我徹徹底底信了這一卦!
古人誠不欺我啊!
四月十五,西樺樓,父親的棺材板兒還沒有蓋上,樓外的乞靈幫徒眾便在凌霄叔叔的指使下,向遼西百姓們收起了春膘。我站在側窗,冷冷地看著樓下,乞靈幫徒眾一個個面露笑意、如同過年,仿佛爹的死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攬財的機會而已。
樓上治喪、樓下辦喜,何其嘲諷?
世間如乞靈幫這樣的人渣子,死了,便死了吧!
爹死的當晚,一名背卷破布、鬢若刀裁、枯骨嶙峋的中年男子,輕輕敲開了西宅大門。那自稱蘇冉的中年人未等在屋中坐定,便對奶奶說要‘解決多年宿怨,還遼西昭昭日月、朗朗晴天’。
奶奶輕嘆一聲道了句‘罷了,去吧’,便擺手送客。
蘇冉決然而走,策馬出西門,去不復返。
當晚,我亦如今晚一般,陪奶奶看了好久的月亮。
第二日,天色未亮,奶奶將我輕輕喚起,對我柔聲說道,“蟬兒,莫要貪酣,起來收拾收拾,咱們輕裝簡行,辰時出城。”
我問奶奶,“我們要去哪里?”
奶奶溫聲道,“遼西要變天了,這里對于你來說,陽樂城已經是一座危城啦!走,隨奶奶走吧,奶奶帶你去一處與世無爭的地方。”
我連目的地都沒有問,便隨奶奶出了東門,一路東行,短行兩日半,我隨奶奶來到武次縣東北十余里的一處矮山中,這里是武次、武寧兩縣的交界處。
這不知名的小山甚是奇妙,山雖矮卻有祥霧蓋頂、林雖密卻無虎豹蟲群,吉恩大河縱貫于山中,形成天然疆界,隨處找一山頂,瞧這遠山映水、夕低陽垂,連連綿綿、沒有盡頭,頓生終日隱居于此乘流泛舟之想。
矮山深處、吉恩河邊,正生炊煙裊裊,這里有煙火幾十處、人家百余戶,村民有老有少,他們皆于村口迎候,奶奶拄著拐杖,對我嘿嘿一笑,“孩子,到了。這才是你的家啊!”
這話讓我聽的懵懵懂懂,但出于對奶奶的信任,還是隨她走進村中。
我自覺不是國色天香,卻還是驚艷了村民,為首的一名老者顫顫巍巍,不勝感慨地比比劃劃,嘆道,“這丫頭,我抱你的時候,你才巴掌大小,轉眼間已經這般出落啦,這老金頭兒,命好呀!哈哈哈!”
奶奶帶我走過人情往事,那老者將我與奶奶引領至村中央的一間空房,房內所用一應俱全,看樣子,應該是整座村子最精致的小屋子了。據那引路老者說,此房一直為金家后人所留,沒想到這么快便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