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春生繼續道,“華興劉氏,其祖劉縈,劉縈師從南陽巨儒宋忠,少時聰察岐嶷,成年辨察仁愛,為人嫉惡如仇,深受諸葛丞相賞識,聘為孝仁帝劉禪之禮學經師。后丞相繼命,舉全國之兵北伐,蜀漢空虛,南中諸夷借機來犯,蜀漢后方面臨巨大危險。”
“劉縈挺身而出,單騎南上,怒斥南夷背信棄義、忘恩負德。南夷不返,劉縈一怒入長生,天塹長河引白沙,袖卷寒沙阻騎跡,土龍驚嘯斷邊聲。南夷諸洞,肝膽俱驚,遂馬歸故地,卸甲封兵,數代再不敢言反。劉縈以一己之力,迫退千軍萬馬,真乃當時豪杰也!”
“好!”“彩!”“當浮一大白!”“干干干!”
氣氛越來越熱烈,仿佛喝的越多、喊得越響,將來日子越紅火一般!
東方春生神情肅穆,腰板挺得筆直。劉&nbp;德生命人為其端來席案,被其挽手拒絕,老爺子僅要了一壺酒,咕咚咕咚一飲而盡。
而后,席地而坐,繼續說道,“三國一統,山川同域,論功行賞,劉縈因其勇毅,受封凌源侯,榮歸故里。”
說到這里,東方春生不忘贊嘆一句,“后,劉氏歷經四代,雖無才卷風云之輩,卻亦皆愛柔克剛、誕豐令質之大儒。”
“及至劉藿,哦,也就是現劉氏家主劉興之父。”
說罷,東方春生向二樓劉興微微點了點頭,劉興笑容滿面,亦點頭回禮。
“劉公其人,聰明睿智,內斂少言。六歲前往凌源山脈,獨悟二十載不出,慎獨、主敬、求仁、習勞,以凡人之軀,參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悟天地之機以成境。出山既長生,入朝既帝師。在那個風云際會的年代,劉公可謂人中龍鳳!”
老劉興聽到有人如此夸贊他的父親,忍不住拍案而起,大聲叫好。
“神武帝繼位后,劉公先為司農少卿、丞相司直,后為光祿勛、太常,因處事機敏、圓滑不羈,終承五公之首丞相大位。功成名就后,劉公趁月色、駕白鶴、歸凌源,隱于凌源山脈,華興劉氏再度聲名鶴起,揚威于天下。”
講到這里,東方春生猛一敲鼓,朗聲大喝,“有詩曾云:華興有劉氏,奉長卷,挽黃沙,深山悟大道。六代兩帝師,鼓風雨,興漢室,古今無來人。”
到此,滿座皆喜,東方春生誦的精彩,劉&nbp;德生的劇本,寫的精彩。
......
唯有應知坐在席內,不言不語,不聲不響,悄悄地將一杯酒倒在了地上。
仍記當年,秦漢大戰后,劉興的父親劉藿居功自傲,性情大變,開始仰仗先帝寵愛,獨斷專橫。
時任御史司直的父親應欽,察覺到若任由世族滋生,其亂將不亞于外戚、藩王之禍,于是上書《時政策》,在朝議上論述世族崛起之弊端。
此策與神武帝治國大政向悖,不討人喜。亦與劉藿治世之法相左,遂被劉藿構陷,免職回鄉,五年后郁郁而終。
父親回鄉后,親朋無一探望。
劉藿隱山后,拜帖車水馬龍。
哎!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