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果,是與非,在這個時候,一目了然!
“陪”字一落,全廠鴉雀無聲,好人、壞人,局中人、局外人,盡皆怒目而視。
劉權生緩緩站起,多年來孑然一身,背棄家族,飽受唾棄,隱忍至今。
等的便是劉氏一族大犯眾怒的那一刻!
罪人我都當了,便也不差這一回!
只見劉權生左臂高舉,昂首喊道,“解私兵,交私地,償血債,辭官爵。”
這一喊,劉興應聲而倒,一口濃血噴薄而出,昏死過去,不知生死。
這一喊,應知老淚縱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今日終修成正果,不悔少年頭。
這一喊,真如晴天霹靂,落音不到三息,閣內閣外人聲鼎沸,不約而同的重復著這一十二字,很快便響徹北城。
《漢史》記:公元341年,九和之季。劉文昭藏于九地之下,合從締交,梳理陰陽,潛心謀事,十年造化。輕音閣中,師徒動于九天之上,堅齒撕偽面,雄膽撼八荒,風好憑借力,一朝始功成。其人智足決疑,運籌帷幄,才足折沖御宇,德足輔世長民,氣足撼山動岳,元勛之首冠者也!
......
劉權生扶著有些脫力的東方春生,向臺下的應知點了點頭。
剩下的,便交給你應大人了!
歲月戮崢嶸,難覓來時蹤。
許多人走著走著,便忘了當初為何要走!
好比劉興,一心振興族業的他忘了初心,荼毒了半個華興郡。
究竟是造化弄人還是人開造化,世上還真沒幾個人能參透一二。
......
凌源百姓群情激憤,趙黃兩家新仇舊恨,鄉紳富戶趁火打劫,蝦兵蟹將渾水摸魚。總之,在東方春生一張巧嘴鼓動之下,今天的華興郡,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目的,想除劉家而后快!
應知眼中,如凌源劉氏的世族也是大漢百姓,不應超脫法之綱紀,被處以私刑。
所以,在應知授意之下,王大力攜帶一隊裝備精良的郡兵,將劉氏子弟‘送’往青禾居,同時從劉氏家兵手中接過了‘守衛’青禾居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