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不糊涂!
只是我忘了,我凌源劉氏也是僅次于當年從龍的二十八世族的大戶。
蕭蕭涼夜,身冷心寒,我攥著那紙書信,一條毒計驟然涌上心頭。
我又一次喬裝打扮,與陛下西側室私會,開口直言道,“陛下,何不在此事上做做文章?”
陛下眉目一挑,我低頭附耳。
陛下聽完我的計謀后,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于是,我代表凌源劉氏,入了二皇子一黨,既然這忘恩負義的罵名陛下不愿擔,那我便為陛下換個手段吧。
我加入二皇子黨的這一年,也就是公元39年,是陛下收獲頗豐的一年,在我的從中挑唆之下,兩大陣營的世族們斗的更加激烈,在兩黨人相互撕咬之下,雙方陣營中的一些朝堂公卿和封疆大吏都被拉了下來,對于陛下安排的補位人選,只要不是對方陣營,雙方均無意見,陛下順理成章的將十二卿中的大司農、少府和廷尉換成了忠直可靠之人。
我自鳴得意,照此下去,不出三年,忠于陛下之臣將會遍布朝野內外。到時,陛下手握十二內衛,權掌股指間,地方上的豪門大戶,無非是一群守著死地的土財主,一推即倒,甚至不推即倒。
可是,好夢不長久,好事不長留。那年歲尾,禍起蕭墻,大皇子黨制造了‘天妖案’,大部分加入二皇子一黨的朝中公卿,多受牽連,被罷官免職。
二皇子黨的世族們當然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打算破釜沉舟,于是,便有了后來的京畿之亂。
而隨著世族禍亂京畿,我的計劃,再次宣告失敗,而這一次,失敗的代價,太過沉重啦!
那晚,我并沒有選擇一死酬天子,而是振衣忽歸去,只影留千山。
抱著懿兒回家的路上,我聽聞陛下拜請呂錚出山,不禁捂嘴哈哈大笑,此乃國之大幸,國之大幸啊?
一別數年,再踏故土,凌源城還是那個凌源城,山山水水,無比懷念。
當時的我站在西門,五味陳雜,山本無憂,為雪白頭,水本無愁,因風起皺。
王權易主,朝代更替,這江山從來都沒有因人而變過。
世人本無心,卻因國生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