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遠方塵土飛揚,風卷殘云之間,一桿漢旗率先出現在平田諸軍士視野之中,牟、蘇兩桿大旗緊隨漢旗之后,劉懿站在高處,看的清楚,認清來人后,急令王大力切莫進攻。
隨后,少年單手拄在營柱上,目不斜視,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馬隊漸行漸近,大頭搖晃、小眼吧唧、身瘦如柴的夏晴,胯下馭一匹健碩黑馬,一騎率先奔來,馬上的夏晴風塵仆仆,衣衫襤褸、發髻凌亂,卻難掩激動興奮之情。
在劉懿眼中,夏晴雖不是生父,但已如生父般親切,如今正是劉懿內外交困之際,夏晴歸來,怎能不讓劉懿動情。
于是,劉懿眼眶通紅,急忙下得塔樓,跑到陣前,激動地向著夏晴揮動雙手。
夏晴縱聲大笑,在馬上一聲大喊,“小子,俺回來啦,哈哈哈!”
夏晴愛‘子’心切,急停下馬。
兩人互牽雙手,從夏晴腰間那塊兒布滿灰塵的白玉五銖,可見其一路風餐露宿,殊為不易。
劉懿望見尊長,淚盈袍袖,一把抱住夏晴,哇哇大哭,喊冤叫苦道,“夏老大,有人欺負我啊!”
見劉懿這般委屈,夏晴情難自控,眼露殺機,面沉如冰,輕輕安慰道,“放心!夏老大在,別怕!”
兩人片刻敘話,待王大力收兵回營,便聯袂進帳。
一路上,兩名帶甲校尉緊跟著夏晴,劉懿身后則隨著王大力、李二牛與喬妙卿三人,一行人擁進中帳,分列坐定后,還沒來得及相互介紹,激動異常的夏晴,一股腦的說起了今日所遇之事。
原來,當日平田軍首戰黃羌一部后,劉懿自覺以目前人手,難以匹敵江瑞生所帶的千人之眾和其背后的龐大江氏一族,經過反復思慮,遂托夏晴前往遼西郡,尋找遼西郡守蘇冉和武寧將軍牟羽搬取救兵,以助平田。
夏晴不敢耽擱,經過日夜疾馳,終于趕到遼西郡治所陽樂縣城,稍一打聽才知,蘇冉已經擢升為薄州牧,新任郡守姓謝名安,乃是與夏晴大哥劉權生并稱為‘天下安生’的謝家俊才。
對于曲州許昌謝家,夏晴早已如雷貫耳,可對于這謝安,夏晴卻知之甚少,趁著日西斜掩門,夏晴獨自瞧訪官舍,向謝安說明來意后,謝安當即拍板,慷慨允諾派遣推碑境界的郡衛長蘇道云,攜三百郡兵以助王業。
夏晴道謝后,立即策馬武寧郡求援,牟羽乃天子劉彥兒時伴讀,夏晴曾在朝中為官,兩人算是老相識,再加上劉懿曾經為牟羽出謀劃策的恩情和天子大業,牟羽也沒有什么猶疑,遣其子牟梟,率騎兵三百應援。
依照漢律,各邊軍不可擅自離開轄區,為了掩人耳目,牟梟所率兵馬,人盡褪去邊軍裝備,換上了郡兵的行頭。
雖說兵甲盛不代表王業興,但有了這六百人馬加入,平田軍已近一千三百人,劉懿心中頓生廓清污穢、揮斥方遒的豪情壯志。
劉懿這邊就座的三人,已經對事情始末了解通透,不禁對劉懿投來欽佩眼神。
夏晴使了個眼色,劉懿心領神會,急忙上前,為喬妙卿三人做起介紹。
一一介紹過諸人后,劉懿躊躇滿志,一左一右拉起蘇道云與牟梟的左右手,情真意切地說,“造福五郡百姓,贏得不世功名,兩位,有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