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在圍觀者眼中,王大力手中的開山大斧,在這時就有如屠戶手中的剔骨刀,孫珍猶如案板上的肥豬,此擊若中,孫珍的身子骨兒,妥妥的被王大力剔成精排。
劉懿在心中暗自叫好,苻文則攥緊了袖中的拳頭,他決議只要孫珍稍有性命之危,他立刻認輸。
畢竟,自己此行南下大漢的目的,只為琴蟲,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那么龍珠的歸屬,便是錦上添花之事,百年大計,以人為本,沒必要為了一顆破珠子,在這里白白折損羽翼。
場中,雙腿臥地、處于半坐之態的孫珍,已經無處閃躲,危機之下,他只能立即持錘格擋。
開山斧砍上八角鎏金錘的錘把兒,刺耳金器交鳴之聲傳出,在場所有人不自禁捂住了耳朵。
王大力本身走的也是硬派武夫路線,加之又是全力一擊,這一招雖被孫珍強行擋下,卻震的他五臟如火焚燒般煎熬。
經驗老到的王大力,不給孫珍任何喘息之機,見孫珍處于劣勢,精神陡長,立刻轉動斧柄,斧口剪后,以胯帶腰、以腰帶臂,反手逆勢轉身一周,斧桿帶著斧頭,虎虎生風地向孫珍胸口砍來。
面對凌厲攻擊,半蹲未蹲的孫珍起也不是、躲也不是,只能側錘再擋,斧錘在孫珍胸前咣當一聲,孫珍被震的虎口巨顫,衣袖飛舞,疼的他齜牙咧嘴。
這一擊被孫珍擋下后,王大力行云流水,變反手為正手,勒回斧桿,順勢轉身一周,過程中調轉盤頭,向孫珍后背掃去。孫珍連換氣的機會都沒有,立即原地轉身,生拉錘頭,又是僅憑臂力,硬扛下了這一擊。
戰場之上,寸土必爭,王大力得勢不饒人,運足了力氣,不斷持斧左右轉身,如疾風驟雨般搶攻數招,向孫珍后背和胸口反復發動凌厲攻勢。
王大力招招力大勢勁,孫珍左右格擋,應接不暇,手掌漸腫,接招時漸漸力有不逮,漸呈頹敗之勢。
王大力此時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剛剛破境,對方雖是少年,但已經入境許久,自己與對方在耐力和力量上自有差距。自己反復用這一招的做法雖然有些無賴,但戰場之上,不管你用刀使劍,能贏才是根本,能消耗孫珍一分體力,自己的勝算就大了一分。
而面對王大力連續不斷的虎尾掃,盤坐在地上的孫珍異常煎熬。
武夫發力,最講究以腿帶腰、以腰帶臂,環環相扣,繼而綿綿不絕。
孫珍坐在地上,腿和腰皆無法著力,在王大力虎虎生風的大斧之下,只能靠臂力強行支撐,身如百穿不入海,倒行逆施。
此刻的孫珍,已經由最開始的虎口發抖,變為雙臂巨顫,長此下去,氣力耗盡認輸是遲早的事兒。
眼見情勢越來越緊,再旁觀戰的苻文,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不禁暗嘆道江湖比廟堂更加兇險,一步走錯,便是萬丈深淵吶!
孫珍起初輕敵,才有了此刻的被動局面。
這可當真是凌波不渡橫塘路,飛風陣陣向谷澗!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