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看著喬妙卿,眼中盡是柔情,“他是郡守,我動不得,我官品與郡守同級,難道他荀庾就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扶余城動我?妙卿,你,關心則亂了吧?哈哈!”
在座所有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少女羞紅了臉。
玩笑過后,劉懿大手一揮,眉宇生輝,“走!進城!”
扶余城作為赤松郡的首府,并不比薄州其他郡的郡守治所一般高城堅甲,反而顯得有些寒酸和異類。
整個扶余城不似中原城池一般方方正正,反而建的半方半圓,城內建筑非常緊密,一些房屋與漢民房屋相比顯得有些形不形、意不意,有些房屋屋檐上還有些貊的圖騰,那是前朝扶余國人的遺留之物。
城內之人雖都著漢服、說漢語、書漢文,但有些人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鼻翼寬,從體態來看,其祖輩明顯是扶余余民,如此環境下,在街中行走,自然有一絲身在異國他鄉的滋味。
進城之后,帶給劉懿的感覺并非蕭條、壓抑,而是寧靜與祥和。
街上行走的人雖少,卻無人自哀自嘆,雖然個個衣衫破舊,卻無一人沿街乞討,似乎也沒有因貧窮生出一些雞鳴狗盜之事。
之前,王二爺便曾說‘赤松郡郡守荀庾不失為一能吏’,如果讓劉懿平心而論,若今日所見非虛,荀庾以人為本、休養生息的手段,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想到此,劉懿用力搖了搖頭,自嘲一笑該死,竟把能力和人品混淆了!
定了定神,劉懿尋到一處干果鋪,問得郡守荀庾正在城中校場發糧,這可是為數不多的能見到荀大人的日子。
于是,劉懿徒步走近,只見校場中有一群郡兵,他們正大挽衣袖,將一袋袋粟米從校場中扛到校場邊,幾名曹掾正按部就班地為扶余城百姓發糧。
赤松郡室如懸磬,野無青草,并不產糧。
百姓們想要吃糧,只能從鄰郡購置,而這購置糧食的費用,今日看來,自是赤松郡府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這一點,劉懿稍想既懂。
看到此景,劉懿不禁對自己之前的判斷,再次產生了動搖。
不過,他并沒有急于否定自己,而是找了個不顯眼的位置,耐心地查探起來。
劉懿雙目如炬,細細端詳,往返扛米的郡兵中,一名姿容俊美的男子引起了劉懿的關注,劉懿見那名男子體態雍容,舉止不凡,一看便是書香世家出來的公子哥。
劉懿當即判斷此人八成就是赤松郡郡守,荀庾。
正在劉懿端詳揣度之際,一名小吏碎步跑到男子身側,俯耳其旁,小聲嘀咕了一句,那男子蹲在地上,側向劉懿,愣了半刻,臉頰欲轉卻又停,神情自若地繼續低頭干活去了。
遇事而不驚,這位荀大人的涵養,可見一斑吶!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