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千樓,笑談獨在千山上;
少年豪情,莫學衰翁惆悵情。
故事重新回到赤松郡。
這幾天的五郡平田令劉懿,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樣子。
看著那紙‘五郡平田訓’上已經蓋上了華興郡郡守應知、彰武郡郡守樊聽南、赤松郡郡守荀庾和自己五郡平田令的大印,正在南下遼西郡的劉懿,內心激動。
五郡平田,近在咫尺,大印蓋滿之日,就可以回家了!
想到這里,劉懿的心情,更加暢快了。
這幾日,劉懿吩咐楊柳帶著愿意同行南下的鏢師,率先護送親眷回了華興郡,到此,楊柳的北上之行,正式結束,他不必再來。
劉懿位微話薄,實在無權無力懲處荀庾。那一紙訴狀,被劉懿當著北尤皖的面交給了三名軍士,快馬送至破虜城,不管蘇冉如何處置,如此也算給了赤松百姓和北尤皖一個交代。
每每深夜,劉懿孤枕難眠,起身仰望一輪明月,總會感慨萬千這一路說公孫、斗二叔、開天池、納人才、長見識,收獲和感觸,頗為豐厚。
對于劉懿,這兩年的時光里,他從未間斷晨讀,書讀越多,他越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從成老到師父死士辰、從東方爺爺到夏老大、從塞北黎到鄧延叔叔,賢良尊長為自己搭橋鋪路,目的不用明說,自然是望子成龍。
劉懿無以為報,只能用‘奮斗不止,出人頭地’八個字來奮力報答。
每每想到此,劉懿那顆打算隱居終老的心,都被甩到了漲海里去,他不禁豪情萬丈忘掉那該死的、祈求偏安的小酒樓吧!人活著,不能總為了自己!很多人的期許,不可辜負。
又或者說,能為了自己活一生的人,太少。
管他呢!
南下的平田軍一路慢慢悠悠,張弛有度的道理劉懿自然明白,對略顯散漫的軍紀,劉懿索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采取了外緊內松的管理方式,只讓三十名斥虎死士嚴加偵查。
此時,劉懿看著同樣看著自己的喬妙卿,劉懿心中微暖,不知怎地,這幾天每每和喬妙卿對視,東方羽這潑辣丫頭總會浮現眼前。
沒有東方爺爺的溫柔庇護,也不知道她過的是好是壞。
嘿!或許自己多慮了,人家不僅有個好爺爺,還有個好爹爹呢!
自己操的這是什么心吶!
想到這兒,劉懿不自覺地摸了摸手腕,一顯所送的小桃核所制的佛珠,在他手腕上勒出了一道白印兒。
哦,對了,還有那個論相貌只比自己遜色三分的光頭一顯,這光頭曾說‘不求九州起廟、五岳樹塔,但要蒼山佛指、人間好秋’,呵,真是好氣魄!
劉懿抬頭望天,也不知一顯這小子,究竟為人間增添了多少好秋!
想著想著,劉懿正欲隨意拿出一本未讀書簡,寥解旅途寂寞,忽然,空中一聲似箭比弩的鳥叫聲,尖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