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這個方向的指導意義,任何事情,有了方向,都會事半功倍!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在找方向上浪費大量時間。
研發,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一個外殼,就可能要研發30個款式,更不要說內部零部件的各種組合方式了!
只是丁鵬心里還是有些許疑惑,這設計一款產品,不是做一杯奶茶,或者是做一頓飯,是需要非常的時間和靈感的。
高老板,是怎么接二連三地弄來那么多的創意,然后落地的?
不過,這些念頭他一閃而逝,拿到了m3的技術資料后,丁鵬臉色滿是興奮之色。
身為一個技術男,能得到先進的技術資料,然后能把這份技術資料落地,他這就像一個lsp得到了一個36d的大美女一樣。
那家伙,肯定是要興奮得牛牛都要痛了。
他現在已經是心癢難耐,想要立馬造出這樣一臺mp4出來。
畢竟,就算以后不留在高瓴科技,在簡歷上和這玩意兒產生聯系,那啥大廠去不得啊!
而此時,在一旁的其他研發人員也是忍不住了。
閔偉國把部分的技術圖紙,拿給了他們觀看。
“我的天!這個產品好漂亮,我從來沒見過這種設計。”
“我的媽呀!全屏設計,非常大膽的設計!”
“這種東西在國際上都沒有過先例,確定搞這玩意兒嗎?”
“看起來很漂亮,樣子很有科技感。”
在一旁的技術人員們不由得在一旁議論紛紛,紛紛臉露駭然之色,驚嘆這個設計的大膽。
敢這么玩的大廠,很多。
但敢這么玩的小廠,他們沒見過。
不是沒見過,是沒有!
小廠一般都是使用的跟隨戰術。
往往大廠做出一個創新度極高的產品出來,然后小廠直接進行產品跟隨,大廠吃肉,小廠跟著喝一些湯水。
但是,現在高瓴科技反其道而行之。
直接大干快上,要做出高尖端的創新性產品出來。
如果這個產品能火兒,那自然好說,高瓴科技可以很快地完成公司的蛻變,成為電子科技領域,一個不容忽視的科技創新型公司。
這個方向如果錯誤了,那后果可就嚴重了!
要知道,現在高瓴科技的人手已經到300來號人了,現在估計還要再招聘100來號人,才能保持高強度的研發節奏。
這就意味著,每年3000多萬的研發支出!
現在這個比例,已經占據高瓴科技銷售額30%以上,很嚇人!
單單靠著m1和m2,以及那兩款已經oem的電風扇產品,是沒辦法敷平這個差距的。
那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m3的熱銷,才能帶領高瓴科技,這艘小船,繼續乘風破浪地前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