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成本控制的思路,居然可以有!
“這種思路。。。意味著內存,通訊,游戲等功能,都會僅僅合格!畢竟價格放在那里,成本也是會擺在那里。”閔偉國看到圖片和聽著高懷鈞的解釋,忍不住說道。
他有點擔心這個手機會直接跌入坑中。
高懷鈞這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僅僅只是音樂和拍攝兩個部分,這款手機還不行。”高懷鈞此刻搖了搖頭,頗為自信地繼續補充道,“全面降配和極致的產品分配,這樣會使得用戶猶豫和流失,我們需要其他的產品功能,為其賦能!”
賦能、閉環、迭代、對齊、鏈路、抓手、心流。。。
伱說這話的底層邏輯是什么?最終交付價值是什么?過程的抓手在哪里?如何保證結果的閉環?
這些字眼高懷鈞基本上都灌輸給了下面的這群高管,再由這群高管灌輸給了下面的員工。
然后,再由這些員工,離職后帶到其他的華國大品牌公司。
他們這群人,把這些語言黑話,叫做高瓴語!
所以高懷鈞時不時迸出的詞語,他們都聽得懂。
其他的產品功能?
所有的高管此刻更是疑惑不解了!
這款產品,是一款低端產品,如果有什么黑科技技術安上去,其實不合適。
因為黑科技,往往意味著大量的研發費用。
更關鍵的是,黑科技意味著成本更高!
比如高懷鈞在mate5要求的更高的屏占比,比如指紋模因,比如小瓴同學,等等,每一樣,占據手機的成本,哪個不是單機成本在200元以上?甚至更高!
一般來說,頂級手機研發出來的新技術,會先使用一段時間,再有次序地減配放到中檔或者是低檔的手機上。
這叫做依次減配。
成熟一樣技術,下放一樣技術。
實現產品的溢價和維持產品質素。
可是,你現在要在一段低端的手機上搞新技術,這就有點不按照套路出牌了!
這合適嗎?
nova手機的價格要提高到什么程度才能賺錢?
低端手機就是為了賺錢的,這樣搞是不是有必要。
太冒險了一點!
其實高懷鈞剛才說的前半段,如果再細化細化,執行下去,他們也是覺得,會是一個很不錯的結果。
產品成本控制應該也不錯!
“你們啊!你們!早已經不是高瓴科技剛剛草創時候的你們了!”高懷鈞看到他們的表情,哪里還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
不由得冷笑道。
“高瓴的中低端手機,現在賺錢不夠,產品線不夠,產品亮點不足,這是有問題的!”
“我說的這個新技術,其實并不難,這次就由高瓴科技bg來主導研發!”
說著高懷鈞繼續把資料往下翻,看到了下一張圖。
當看到下一章圖紙的時候,眾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個產品,看起來設計得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這不是一個硬件的設計,而是一個軟件!
上面寫的是四個大字——美顏相機!
“這是一款手機內置app系統,叫做美顏相機。”
“我的想法是,這款相機要和我們的攝像頭進行扎綁,讓這款相機功能最大化。”
“讓一些有搞美圖需求的女性,但是又不具備photoshop軟件使用水平的能夠解鎖修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