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是世界上都極有分量的汽車大國,在這個市場那么大的變革,就意味著世界汽車行業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你說像我這種整天搞政策的人都難以置信了,普通老百姓會相信嗎?”
說完,他目光如炬地看向高懷鈞。
在一旁忙著端茶倒水的寧遠低下頭,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一點都不敢插嘴!
這幾位爺兒說的事情,實在是太過于高端了!
說的東西,要是傳出去,那絕對是可以直接上當天熱搜的,而且是熱搜榜榜首的那種。
怪不得,這幾位爺兒,要開閉門會議,不敢讓外面的記者知道。
高懷鈞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說道,“其他企業我不知道情況,我也沒有把握,他們能不能更得上步伐,但是單單高瓴來說,我非常有把握在十年的時間,占據這個市場增量市場20%以上的份額,也就是3000個億的銷售體量!”
3000個億的銷售體量!
這句十分自信的話,宛如一聲驚雷從無聲處突然響起。
把對面的兩位領導,給直接震麻了!
你高懷鈞,知道3000個億的銷售體量意味著什么嗎?
這意味著,高瓴車輛,必須完成230萬輛的汽車銷售量,才能達到這樣的一個銷售目標。
要達到這樣的一個銷售目標,就算是在2010年世界汽車銷量排行榜上,也可以超越克萊斯勒的160萬輛,達成第十名!
你能達到這樣的華國銷售量,意味著你在外國的銷售量也會不差。
十年時間出一個世界汽車銷量前十的公司,可以和那些大牌子掰掰手腕。
再瘋狂的造夢師都不敢這樣想啊!
你高懷鈞敢這樣給我們畫餅?
周領導他們自有高格局,關注的就是高瓴未來的體量發展,以及行業本身的體量以及容量。
國內的基礎經濟需要得到拉動,汽車行業在市場換技術之后,需要新的政策刺激,但是需要怎么樣的政策刺激,才恰好合適,這是十分考驗決策者的功力的。
那么大的一個市場,小小的決策失誤,就很有可能幾何倍數地放大。
這就像火車設計一樣。
一條上億元投資額的鐵路。
先要有預可研分析,分析評估項目方案的進一步技術經濟論證,對項目是否可行進行初步判斷。
然后是可研分析,在項目建議書被批準后,對項目在技術上和經濟上是否可行所進行的科學分析和論證。
最后才是確定站點,確定路線行進方向圖,確定投資金額和回報周期,等等。
其中最核心的一個,就是投入產出比。
這里頭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眼下,高懷鈞的回答讓他心底驚嘆又激動。
不要說高懷鈞畫餅式說的由新能源汽車組成的13個萬億的汽車市場,就算他說的3000個億的銷售體量能實現一半。
再添加一些海外的銷售份額,那華國也是妥妥地擁有一個大型的汽車制造廠商,還是新賽道的。
那高瓴絕對要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頂級企業。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