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家減少了這部分稅基,很多華國企業,的確是可以往新能源方向傾斜。
而國外的很多車企,估計大部分還是觀望的多。
華國市場再重要,也不可能和外國市場相提并論。
這樣打一個時間差之下,華國新能源汽車,說不定真能起來!
而且現在新能源汽車,除了高瓴是在主力研發,其他企業都是在試水而已,總體產量,連華國年終總量的5%都不到。
這樣涉及面少,如果再加上一個時間限制,比如5年之內,或者10年之內的政策,那么這個政策通過的阻力,不會很大!
在華國,做任何事情,都是要算性價比的。
你性價比不高,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排排站往后走了。
聽到此處,周領導對于高懷鈞的鄭智覺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家伙,或者說他在的團隊,很懂得怎么揣摩市場和國家之間的微妙平衡!
“還有呢?”周領導不知可否,繼續問道。
“二個是希望國家能開啟碳達峰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燃油車需要扣除積分,新能源車可以積累積分,利用這個辦法,對于新能源行業進行靈活傾斜!”高懷鈞微笑著說道。
在高懷鈞前世異時空,為進一步推動華國乘用車行業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華國于2015年出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設立了乘用車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的雙積分政策。
一個是為了鼓勵車企,生產新能源車規避了燃油車三大件,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發展新賽道。
二個是迎合碳達峰,以環保這個所謂的萬金油為由頭,降低政策推出的阻礙。
在華國,不管是國內車企或者是外資車企,大部分都是以生產燃油車為主。
現在由于高瓴的良好表現,已經提前幾年引動了新能源車扶持的念頭,現在這種政策就算是到2012年推出,也算得上是大幅提前了。
百萬漕工衣食所系!
守舊的既得利益者絕對會以“百萬漕工”要挾改革派。
就像那明清時候的漕糧一樣,廢漕改海是斷然不許。
漕工,沿岸大資本,大地主,槽幫,船主,船娼等等,會形成一個非常復雜而龐大的食利集團。
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阻礙之強,買辦會有多用力阻止,是可以預見性的。
所以,在考慮落地的意見的時候。
高懷鈞怎么可能只給意見?
配合的刀必然會一起遞過去!
兩位領導聽到了高懷鈞說的內容,都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讓高懷鈞提需求,但是高懷鈞卻站在一個非常高屋建瓴的角度,直接就是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給予建議。
無論他是不是出于本心,周領導兩人,都是覺得高懷鈞此人,非常地了不起!
了不得的是他擁有很強的宏觀視野和別具一格的洞察力,更為重要的是,他有著遠遠超過大多數生意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