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來看智能手機市場的均價為2321元。
這個價格,可是高端的上萬塊錢的大旗艦手機,以及低端的1000元不到的智能手機,一起平均下來的價格。
而高瓴的這款中端手機,已經是和全年2321元的全國平均價格相平衡了。
2011年華國手機市場最受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價位段為1000-2000元,關注比例為38.5%,較2010年下降了10.6%之多。
而排名第二的是2000-3000元,這樣的一個價格段,關注比例超過了25.9%。
受到智能手機發展不斷提速,更多消費者愿意選擇中高端智能手機產品,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機的關注比例較2010年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其實也是高瓴科技下沉做了高瓴nova的機會點。
中端產品,依然可以產生很強的溢價空間,這也是高瓴為什么能夠取得那么高利潤的核心秘密!
如果高瓴的銷量再高一點。
可不可以生產成本再降低一點?
可不可以在銷售中后期銷量再降低一點提量?
可不可以通過高瓴美顏,這樣一款美顏app,收取回來一些每年固定的增值利潤?
就單單高瓴nova這樣的一款手機來說,打法就非常多樣化起來。
“現在的庫存情況怎么樣?”高懷鈞關心地問道。
“庫存已經售罄,現在客戶的等貨周期在一個月左右,現在我們和大廠富士康剛剛達成了重要的戰略合作,他們將會幫我們制造手機,以后我們的銷量會有一定的保障了!”閔偉國回答道。
“一個月,還是太長了一點!加快產品的生產力度!這波熱錢,我需要扎扎實實地賺到手里面,不要像以前那樣搞那么長的戰線!”高懷鈞直接回道。
現在高瓴已經不再和那些二三流的手機代工廠合作,而全面轉向了制造大廠的富士康。
除了一些mate系列的高端旗艦機是自家的高瓴廠生產以外,其他的手機生產,通通都會直接外包出去。
這其實也是為了減少開支,減少產業鏈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高瓴的核心使用區域,是在南粵一帶!
作為富士康的核心重鎮,那邊的華南大倉接收起來,也是十分方便和便利的。
先把高瓴的基本盤穩住,接下來就是攻城拔寨,擊敗一個個競爭對手,將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他繼續聽匯報,當高懷鈞聽到諾基亞手機的銷量,在節節敗退之時,他的心頭不由得一片劇震!
該來的,總算是來了!
“這個諾基亞,有點意思。”他喝了一口茶水,悠悠說道。
在一旁的閔偉國不知道高懷鈞說這句話的含義,也是在一旁感嘆道,“一時的帝國,前兩年還看起來好好的,這一不小心,直接就坍塌了!”
諾基亞成功的時間太長了,它想不到有人會闖進來改變游戲規則。
【第76章】
諾基亞公司十分注重傾聽消費者的意見,積極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但最終還是喪失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