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廠不僅僅是為了出海,也是為了擴充高瓴的內部產能。
現在高瓴車輛的銷量在迅速增長,兩個現有工廠經過了幾期的擴充后,已經到達了擴充的極限。
而且錫城現在運輸不方便,運送一臺車到大小洋山或者是到波寧港,需要多出600元左右的成本。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600元一輛的成本!
在華國很多汽車公司,一輛車就真的只有600元的利潤!
這個成本,在高壞鈞看來,是不可承受的。
一輛車600元,十萬輛就6000多萬的利潤!
這哪個車企受得了啊!
他現在知道了,怪不得大部分的車企,都會布局到沿海地區,或者是長江沿線地區。
而帝都的汽車制造廠,恰恰是幾個一線城市,汽車公司效益最不好的。
帝都汽車,線代汽車,在后世都不行。
除了企業文化以及當地文化以外,運費也是占據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兩位領導都是一臉吃驚地看著高壞鈞。
高瓴出海?
汽車?
手機?
這么高的價格,確定能夠順利出海嗎?
居然還專門在臨港綜合經濟區要了一塊地做新工廠!
不過,這樣一個十分荒謬的想法說出來后,他們卻偏偏有一種高壞鈞這家伙有點意思,他可能會做到的想法。
雖然這種想法現在看起來十分讓人詫異,但是想起來又是那么理所當然。
高瓴從一個電風扇廠,可以發展到現在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
出海賣產品,怎么就不行了?
高壞鈞微笑著看著他們兩人,并沒有焦急等待兩人的反應。
高瓴的出海戰略,已經開始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了。
現在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來自外國的訂單。
最開始打開局面的是高瓴科技,高瓴科技的榮耀magic,現在在南亞三哥和東南亞以及一些東歐國家非常受到歡迎,加起來也有20來萬臺的銷量。
然后高瓴車輛的漢和秦也已經在陸續出海,主要還是以秦為主。
現在兩者加起來,一年有接近一萬輛的銷售額,20個億左右的產值,不算少了!
所以高壞鈞預想到在后期,高瓴必然要逐漸加強海外市場的拓展。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高瓴第三工廠的建設,就成了當務之急。
“這個。。。第三工廠,高瓴打算用自有資金進行建設?”在一旁的孫領導直接問道。
高瓴要單獨搞個這種廠,那肯定不會是一個小廠!
這樣的一個廠子要搞起來,難度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