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華部分在華國車企手上,國外就負責組裝可以了。
簡單地說,就是和高懷鈞后世的比亞帝公司一樣。
不管是烏茲分公司,還是太國分公司,都是從華國直接購買零部件,只不過是在當地組裝而已。
現在高瓴搞的標準化,其實就是為了向這個方向前進而已。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個世界的變化,其實真的非常快!
高瓴這回真的是要給歐洲扒皮了,制造業的高端部分一旦被搶了,高端就業崗位就少了,網上整天討論的什么歐洲不卷,德意志人不讀大學也過得舒服之所以被時不時念叨,其實就是因為德意志那邊只有8000多萬人而已。
有很多高端的制造業崗位,崗位需求比人才還多或者相當的情況下,你即使不那么拼也可以做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雖然這部分高端崗位搶過來塞牙縫都不夠,但總好過沒有。
以前島國在1990年后在鼎盛時期也是如此,一個大學畢業生被幾家名企搶著要。
就是因為產業強了,年輕人才有路子,不然你把卷子寫出火了都不好使。
現在不管是在搞高瓴科技,還是在搞高瓴車輛,其實都是在為這個方向所服務的!
而這一切,核心點其實就是在做鋪墊。
現在高瓴已經在上市的關卡期,這個所謂的概念,需要炒作起來!
關于ipo,高懷鈞其實有自己的一套相應的節奏。
現階段整個高瓴的用戶數,產品影響力,還是銷售數據,都是在穩定,甚至可以說是爆發性增長之中。
公司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進行評估,其實和影響發展的缺錢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
但是,上市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現在已經是2013年左右的時間點了。
這個世界,因為高懷鈞的出現,世界的發展,相比較前世,都略有提前。
信息差優勢,在以后會越來越弱。
犧牲一部分的股權,換取信息差的充分釋放,高懷鈞覺得,這很劃算!
“現在高瓴準備什么時候上市啊?”唐瑩突然問了一句。
高懷鈞似笑非笑地看了唐瑩一眼,“咋?你想來統籌高瓴科技的ipo?要不我給你牽頭做主領航?”
“想死是吧你!”唐瑩突然讓他這么一打岔,給了他一個媚眼。
高瓴科技的上市,現在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如果這是一家年銷售額只有幾千萬的公司,或許摩根史坦利會給她機會試試手,但是高瓴科技這種高潛公司。
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拋開大火的高瓴宋不說,不管是高瓴nova,還是mate系列,都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說。
更不要說,高瓴矩陣的其他產品,比如matepad,高瓴智慧屏等各種高瓴生態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