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群人,在哪里干不是干?左右一兩年的時間而已,而且高總一看就是一個愿意做大事兒的人,也不喜歡干涉我們的內部發展,這種管理方式,我們大家伙,都是喜歡的。”
“而且現在馬上要上市,上量,上手段,如果我們坐在了高總的那個位置上,那么自然也是會這樣做的!”
劉一刀安慰似地說道。
不過,他這樣說也是沒毛病。
現在高瓴科技正在處于一個明顯的上升期,只要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賺個盆滿缽滿。
其他不說,魔都一套房子,不說人人有份,除了剛剛入職的小兵,其他人也是八九不離十。
現在哪個華國企業,可以做到這個程度?
其他不說,后世極為熱門的師醫公都不可能!
畢竟,在熱門城市,這些人要買房,除非是一些特殊位置的福利房,其他普通小人員,也是很難的。
高瓴科技在海外要降價強勢出海的消息,很快就在高瓴內部傳開來了。
【看來高總要大干特干了呀!】
【那可不是?高瓴科技的產品,不管是有美顏神器的nova手機,還是有著mate下放技術的榮耀magic系列,都是頂呱呱的,現在我們也讓外國人嘗嘗一點來自高瓴的小小震撼!】
【高老板雄心壯志,這次出海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基本上是讓盡了利潤在出海,這可是不得了。】
【這一招,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高瓴搞電子科技那么多年了,都很注重產品的利潤率,從來沒見過一次是這樣玩兒的。】
【我有個擔心,不會有國外水貨,翻轉回來華國吧?】
【臥槽!你不說,我覺得還真的有這么一種可能!現在這兩款產品,相比較首發售價,都低了400多塊錢了,已經形成一定的剪刀差了。】
【你們放一百個心!那些老板,又不是華北強的那一幫子人,它們對于電子科技的理解,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高瓴內部對于高瓴出海的歡迎以及內部熱捧。
這倒并不是因為出海戰略,也不是因為高懷鈞對于出海的重視,而是高懷鈞又給予了華國企業,一種非常新穎的外卷模式!
一般來說,華國企業為什么產品銷售價格那么低,利潤那么低。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出海!
不是說你想出海,就可以出海了。
外國的法律法規的解讀和遵守。
人情世故的認識和挖掘。
渠道費用的使用和持續助力。
等等一系列的動作。
【第144章】
根本不是一家普通的企業,尤其是一家想輸出品牌的企業,想玩就能玩的!
高瓴玩出這一套動作,相比較其他電子科技廠商,高瓴科技對于有潛力的外部國家,完全可以采用先撒網,再重點公關的形式。
一是協助對方渠道商,將高瓴的售后管線鋪置下去,保質保量,慢慢把品牌給做起來。
二是當市場孕育成熟的時候,高瓴的其他矩陣產品,不管是mate系列,還是matepad系列,甚至是汽車系列,都可以借助力量,順勢出海!
當品牌有了矩陣力量的時候,高瓴的品牌實力,才會慢慢變大。
不然,就只能成為無根之水!
高瓴車輛的王鳳英等幾個精英領導層們,雖然在忙著高瓴宋上市后的熱銷動能延續的問題,但是他們依然是在緊密觀察著高瓴科技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