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會為高瓴科技的上市賦能和做出鋪墊出來的。
“我們這一階段,將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第一階段技術的運用,也就是l1!”
【第170章】
隨后在高懷鈞的介紹之中,在場的高管們,大致知道了這個無人駕駛技術的l1是什么東東了。
這個所謂的l1,指示的是只能在特定的路段(如高速或高架的部分路段)用一用的一些技術,代表性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制動剎車等。
在這個階段,實際還必須依靠自適應巡航,釋放雙腳,但雙手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員仍需操控汽車。
而到了第二階段,l2,駕駛員就可以部分解放雙手,但是需要持續監控汽車行駛情況。
可是,現在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
不過,就算是如此,當下面的高管們,聽到高懷鈞說的l1的功能時,都是眼前為之一亮。
自適應定速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剎車,這三個技術,每一個都是非常實用的開車技術。
真正意義上第一次使用定速巡航的汽車是1958年量產的克萊斯勒,但是,現在的汽車巡航技術,也不過是定速巡航而已。
保持一個速度,也就是那個速度而已,遇到車多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突發事件。
而自適應巡航就完全不一樣了!
它可以隨著前后左右車輛的情況,配置完全不同的配速。
你快我也快,你慢我就慢!
而這,就需要雷達的相關輔助了。
車道保持輔助,就更爽了!
它可以在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的基礎上對轉向系統進行控制輔助車輛保持在本車道內行駛。
對車輛行駛時借助一個攝像頭識別行駛車道的標識線將車輛保持在車道上提供支持。
如果車輛接近識別到的標記線并可能脫離行駛車道,那么會通過方向盤的振動,或者是聲音來提請駕駛員注意,并輕微轉動方向盤修正行駛方向,使車輛處于正確的車道上,若方向盤長時間檢測到無人主動干預,則發出報警,用來提醒駕駛人員。
這種技術,不要說用到海豚上。
用到高瓴明上,都是大殺器!
而自動剎車技術呢,啟動該功能之后,比如在停車等紅綠燈的時候,相當于不用拉手剎,可以避免使用手剎或電子手剎而簡化操作。
自動擋車型也不用頻繁地d到n、d到p來回切換。
當汽車臨時停車,短時間后必須重新啟動時,這種情況下的停車將通過電潛泵操作的制動器來實現。
電腦會通過一系列傳感器檢查車身的水平度和車輪的扭矩,對汽車的滑動趨勢做出判斷,并對車輪進行適當的制動力,使汽車靜止不動。
這個制動力正好可以阻止汽車行駛,而且不會太大,這樣再踩油門的時候就不會有明顯的前進運動了。
當聽完高懷鈞的講解以后。
下面的高管,眼睛是越來越亮!
這三個自動駕駛技術,看起來很復雜,實際上行駛起來卻是非常簡單。
核心還是人工智能算法,對于探測雷達和照相機的簡單控制問題。
并沒有涉及到很高端的底層邏輯!
但是,這三個技術,又非常的實用。
如果能夠在海豚這款車型上使用,那效果,絕對可以說是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