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則有非常多的廠家主動聯系高瓴衍生品bu,希望能夠進入高瓴衍生品的體系之內。
他們希望能夠在高瓴衍生品里頭生產更多種類,更為豐富的品!
哪怕,把利潤大頭讓給高瓴都心甘情愿。
因為他們看到了高瓴對于一些不起眼的行業的超高的賦能能力。
比如一個平淡無奇的插排,高瓴花了一百多萬,對這個產品只是進行了樣貌地美化,增加了數據線插頭,并對插排的排版進行了縮小和布局的合理化。
就這樣,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玩意兒。
在這幾年里,硬是賣了一點幾個億的產值出來。
而且,幾乎都沒花費太多的精力在上面。
不過,高懷鈞并沒有同意,太多的品進入高瓴衍生品的體系里頭。
高瓴科技不接受太多的衍生品市場的品進入自己體系的消息,很快就在業內傳了出來。
能夠做工業的人,都極吃得來苦。
同時,這樣的一群人,同樣也是人精中的人精。
送上門的錢,高瓴居然都不要。
這說明什么?
這并不是因為高懷鈞這樣一個人狂妄自大,也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錢,對錢不感興趣。
而是相對于錢,他更為注重客戶的使用體驗。
而這種觀念,在大部分企業家眼中,是嚴重缺失的!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高懷鈞的這種不賺快錢的想法,才是難得可貴!
像后世的粗糧公司,雖然設計的衍生品都是比較精美和漂亮的。
但是很多品,明顯可以看出準備的不足來。
什么電風扇吹起來有異響。
什么米家互聯網煙灶套裝有煙灶聯動失效問題,一般重新上電并重置聯動可以解決,但是大概過2-3個月后仍然會出現失效。
什么米家洗烘一體機pro,洗衣液倉不太容易打開,有時候按三四次才能打開。
什么米家加濕器水量指示不清晰,不方便觀察,容易加多水溢出。
等等等等!
這些零零散散的小問題集中在一起,其實很容易摧毀一個品牌的美好印象。
這些其實也是為什么,粗糧廠為何遲遲無法從客戶眼中一個低端品牌的印象,升級成為一個高端品牌的核心原因。
高端從來不是靠代言和品牌合作抱高端的大腿,那只能錦上添花,高端需自強。
高端也不是光靠堆砌硬件自吹安卓之光,干翻友商旗艦,除非你真的再某方面遙遙領先,明明差不多還強行吊打就打了個寂寞,泥牛入海,還給別人家宣傳產品了。
高端是什么玩意呢?
高端本質在于產品力的變革,是引領行業標準。
說粗淺一點,最基礎最基礎的,你最起碼需要有過硬的產品力。
你的產品,是經受得住消費者挑剔的眼光考驗的!
客戶是信任你的品,實際上是信任你的品牌。
如果伱的品老是出問題,那品牌的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
高懷鈞覺得,如果因為高瓴衍生品很賺錢,就隨隨便便搞一些利潤高,但是損害高瓴品牌的小東西,那對于用戶體驗來說,影響就太過于惡劣了。
如果高瓴是處于壟斷地位,那一切都好說。
畢竟這時用戶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