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鈞就是他們這群理工直男眼中的研發之神!
現在高懷鈞已經越來越少在這些中低層員工面前活躍了,見到他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
現在突然在高懷鈞的注目之下發言,他感覺到了緊張的氣息。
“嗯。。。如果我們做這種紅外夜視系統,方式有三種。”
“一種是微光夜視,從原理可知,微光夜視會成百上千倍的放大入射光線。所以在100%黑暗的情況下它是無法成像的。另在有對頭車輛大燈照射的時候,這時候微光攝像機完全失效。次一點的攝像機甚至會因為入射光過于強烈而燒毀。所以目前微光攝像機進入民用車載市場是比較困難的,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后,才有商用可能。”
“二種是激光夜視,這個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不過是在另外一個領域,也就是在安防監控市場上已經有了大量應用。運用到民用車載夜視系統上,針對對頭車大燈這一點,目前攝像機還需要有更好的圖像算法。攝像機對屏蔽車大燈上面還是稍差,大部分攝像機對車大燈屏蔽能力不足。紅外光發射源原來也受激光管的影響,價格高,功率低。”
“三種是紅外熱成像,這種在軍事上最為廣泛運用!刨除價格外,紅外熱成像在民用車輛夜視上是效果最好最完美的。它抗霧雨雪等極端天氣能力極強,完美屏蔽對頭車大燈發現異物能力及其優秀,敏感度極高。但是紅外熱成像價格及其昂貴,價格高到一臺熱成像機甚至能輕松買一輛國產低端小車的程度。另外熱成像壽命也低,不能連續工作,工作時會有卡屏現象。”
“微光夜視可以安裝在駕駛室內。如果能解決對頭車大燈問題,實際上是最方便的。類似行車記錄儀。”
“紅外激光夜視和紅外熱成像都需要安裝在駕駛室外,因為這兩種設備必須不能有任何東西遮擋在攝像機鏡頭面前。所以激光夜視和紅外熱成像需要單獨在車體前部開辟一塊地方用來放置安裝攝像機,另還需要避開發動機,水箱,大燈等高溫高發熱地區。通用性較差,可能一款車型就得一款攝像機。”
“而從壽命角度分析,微光攝像機和紅外熱成像,壽命都不足一般6000——8000小時就是極限了。也就用個幾年。紅外激光的壽命就很長了,輕松突破20000小時。”
“從價格角度分析,微光最便宜,其次激光,最后最最昂貴的熱成像。”
“所以綜合分析,如果我們要搞這樣一個紅外夜視系統,我建議我們從激光夜視方向進行研發。”
“激光夜視的效果雖然不比熱成像,但是它的價格,技術發展速度,都很優秀,未來可能是普及化的急先鋒。”
高懷鈞聽聞點了點頭。
現在高瓴的科技點是越點越深入,他也不敢百分百保證,所有想到的點子,能夠百分百落地執行。
紅外夜視系統,在2023年后,才開始大放異彩!
現在直接挪移到2014年,落地性確實是個疑問。
但是現在這位視覺算法經理說的東西,算是給了他一個定心丸。
高懷鈞所想搞的這款退步空間和頂部空間都非常大,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奢侈的新的大型suv,當艾格把草圖拿回研發中心的時候,引發的震撼,還是遠遠超過他原來的想象!
所有的高瓴車輛研發中心的中層經理們激動地拿到這款車的設計草圖之后,均是激動地拿了起來。
仔細地詳勘。
然后。
他們的表情,都不由得呆住了。
眼前的這個東西,是啥?
這種科技性拉滿的玩意兒,確定是款suv,而不是一款陸地巡洋艦?
還有。。。
這個智能大燈是啥玩意兒!
還有這個紅外夜視系統,這種涉及軍事的功能都來了,確定不是在造一輛坦克嗎?
妥妥黑科技啊!
看來,這次高懷鈞是看到了高瓴明的銷量由于定位超高端,一直上不來,所以想再次攻堅一下超高端市場!
“臥槽。。。”
“這。。。這個確定是我們要造的新車嗎?”
“確定我們在的部門,不是華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華國兵器第一研究院,而是在高瓴車輛?”
“我的個天!現在高瓴玩的花活,越來越夸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