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044-045章:高瓴第二次結構調整!(今天5000字)
高懷鈞這樣問,也是鑒于此次高瓴唐產量的擔心。
因為高瓴唐是一款新車型,而且整體尺寸,相比較高瓴秦來,要大上不少,所以高瓴需要時間來調整和優化生產線以適應新車型的生產需求。
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技術或工藝上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和改進。
而最關鍵的是,作為一款高端suv,備料可不少!
這款車,由于沒有大量產的預期,再加上高懷鈞對于零部件品控的要求,所以單車的備料價格,不低!
單單備料,就要接近20萬,才能制造一臺。
現在只是準備了一萬臺的現貨的量,就要整整20個億華元!
如果要進行產能提升,那現在月產3000臺的量,就不合適,需要進行產線調整。
汽車四大產線,即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條產線。
全部需要重新調配和增加!
“現在錫城第一工廠全部是用來生產高瓴秦和高瓴漢,已經沒有了擴容的空間。”
“而魔都第二工廠,已經建制了一條高瓴唐的生產線,若是要再加一條,估計怎么也得要一個月到兩個與時間,才能重新購置完畢。”
寧遠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說道。
他的潛在意思,反而不贊成直接擴張產能。
現在看起來熱度是很高,月銷量達到了兩萬臺。
但是,實際上熱度過后,銷量會怎么樣,他和王鳳英心里頭都沒數!
3000臺的月產能,再極限操作一下,人歇機器不歇,搞三班倒,一個月短時間內產能提升到4000臺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4000臺的月銷量,消化完成現在的銷量,也就是幾個月的事兒。
這個絕對是屬于產能邊際合理范圍之內!
如果生產線增加一條,后期高瓴唐的熱度下來之后,產品賣不掉怎么辦?
要知道,高瓴唐可不是高瓴海豚!
高瓴海豚單價低,雖然單車利潤低,但是量大啊!
所以增加一條生產線,一點消化難度都木有。
可是,如果高瓴唐增加一條生產線,這高瓴唐的尺寸和其他車型不能說不相關,只能說是毫無聯系。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高瓴唐如此只開一條生產線,可能產線利用還算是合理,高瓴唐這款車還有得賺。
但是,如果開兩條生產線,后期銷量跟不上,那真的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
到時候高懷鈞還會經常找他。
這不就是沒事找事兒嘛!
屁股決定腦袋,管理層,核心點就是不要出事兒,你要讓他像老板那樣隨時隨地想問題,那真的是為難他了!
不過,高懷鈞卻是像是沒聽懂一般,隨口說道,“兩個月就兩個月,你們這就去給我做準備,我需要在兩個月內,看到這條生產線調試完成,并開始扒升產能。”
在一旁的寧遠和王鳳英相互看了對方一眼,都是不由得苦笑一聲。
嘿!
高老板對高瓴唐可真的是太有信心了!
這可是40多萬的車!
而這個價格段的車,也就是bba做得好,就算是二線的豪華品牌,也都做得不怎么樣!
高懷鈞可不管他們兩個怎么想的,只需要他們按照他的要求做就行。
他很清楚,在后世,經過了不斷調整的李想one以及后期的l8,有多么的香!
現在高瓴唐只需要撐住,維持量價關系,只需要維持個一兩年,除非中為現在就進入新能源車,在這個賽道,就是高瓴和國外車企pk的天下了!
就只剩bba,最多再加個保時結的卡宴,他對于高瓴,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事情吩咐到這里,自然就不需要高懷鈞繼續做什么。
現在高瓴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的決策到執行的任務鏈條。
這個階段,高懷鈞更多會專注于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公司內部問題發現之上。
企業發展,目前更多會依靠他自己的金手指,這個是內耗最小,也是方向最為明確的強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