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都碰了一輪,高懷鈞在前排坐下,坐在他旁邊的周星星笑著說道,“高總看來是第一次來自由港啊,對于自由港應該不是很熟悉。”
高懷鈞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他前世也經常來自由港,不過那基本上是逛一些平民的地方,和這些大佬那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就是處于不同的世界一般。
說是第一次來自由港,也不算過分。
“聽說高總最近想搞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在自由港這是未播先在業內火起來,高總為何要做這樣一部作品?”緊接著周星星好奇地看向他,閑聊道。
在一旁的發哥等人也是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希望能夠聽到一些內容。
高懷鈞還是低估了,高瓴的體量優勢。
六個億對于高瓴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但是對于只有小幾百個億體量的電影圈來說,高瓴就是一只大鯰魚。
誰知道高瓴如果不是一時玩票,而是繼續投電影圈,這種金主,絕對是可以堪比美麗國五大電影制片公司級別的。
“您也知道,高瓴是做科技公司的。”
“在國外人眼中,華國貧窮,落后,沒有自己的科技實力。”
“這對于高瓴這樣一個致力于全球化經營的企業來說,是致命的。”
“要重新扳回這個印象,需要高瓴在海外連續長時間的持續投入,才有機會扭轉。”
“也就是在一個晚上,我突然想到了好萊塢!”
“既然好萊塢能夠投入大制作,宣揚美麗國的軟實力和價值觀,為什么我不能做?”
“對我來說,一部美麗國s級的大制作,花起來并不吃力,如果能夠扭轉國外人對華國的形象,對于高瓴的形象,那我肯定就可以一魚多吃的,不僅僅可以在電影上獲得漂亮的回報,而且我在品牌推廣上,也可以做到雙贏。”
高懷鈞終于是第一次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在場的這些外人們聽。
在一旁的郭凡聽了,是一陣激動。
高懷鈞想做的科技電影路線,以及高cg路線,和他想拍攝的電影,可以說是完全吻合。
這可是為華國電影界揚眉吐氣的大事兒啊!
不過他現在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這第一部電影,投資個六個億,要回收成本,最起碼要到20個億才將將夠。
這是啥改變?
必須是每年的票房冠軍級別的,才有資格搞到這個成績!
而另外一邊。
那些自由港的導演和演員們,則心情更為激動。
高懷鈞看來是要長期投資一些大制作,大場面的電影了。
這對于華國電影這樣一個長期處于小投資包圍之中的小圈子來說,是一件難得的大事兒。
現在華國電影圈,大部分人都是想著以小博大。
投資三千萬不到,就想依靠劇情片,搞個幾個億甚至大幾十個億的票房,比如后世什么《消失的她》等等。
像高瓴這樣敢玩大重工業電影的,可不多了。
等到漫長的慈善晚會結束,高懷鈞在現場也是意思一下拍了一個100來萬華元拍品之后。
他在第二天,就來到了自由港大學,準備做一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