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難點是在于兩個地方。
一是公眾持股必須至少占發行人已發行股本的25%。
二是至少有300名公眾股東持有相關證券,三名公眾股東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過證券上市時公眾持股比例的50%。
也就是說,如果高懷鈞只愿意釋放出10%的股權,那就意味著,按照同比例釋放原則,高瓴科技釋放出來的股權,也就是13%左右,這個數字,是遠遠低于25%這個數字的。
而至少有300名公眾股東持有相關證券,這一點也很困難。
現在高懷鈞把部分股權,變成了虛擬股放到了工會頭上,只享受分紅,不控制股權,這算不算是這300名公眾股東持有相關證券?
這些內容,都需要華建投和港交所進行談判。
如果沒有難處,要上市主承銷商干什么?
不就是為了干這種不方便高懷鈞親自出面干的雜活兒的嘛!
這也是高懷鈞為什么不想在大a上市的核心原因。
這兩個條件,等你流程走完,都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大a可不理你魔都領導不魔都領導的,它們自有一套邏輯在此。
“現在港交所發話了嗎?怎么說?”高懷鈞追著問道。
“自由港政府說可以商量,建議咱們最好往上市標準靠一靠。”在一旁的華天意回答道。
高懷鈞聽了眉頭不由得一皺。
港交所耍啥大牌啊!
這就不和阿里巴巴上市一毛一樣嗎?
阿里巴巴不在國內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特殊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模式不符合國內上市要求。
具體來說,阿里巴巴采用的是合伙人制度,即由創始人馬蕓及其團隊掌握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而非按照傳統的股權比例來分配決策權。
這種制度在國內的上市規則中并不被認可,因此阿里巴巴無法滿足國內上市的條件。
大a是不得已,你港交所也碰瓷?
我如果干愿放出25%的股權,還需要這樣玩兒?
直接去納斯達克上市不是更舒服嗎?
股權收益更高,流動性更強,融資融券更友好。
而且在2014年中概股的上市預期是非常棒的,上市后股價上漲趨勢也非常好。
我能很好地遵守規則,為啥不去納斯達克?
“要不,我多出5%的股權,華建投全部退出,也不需要其他股東做出投資決策了,您看怎么樣?”高懷鈞皮笑肉不笑地看了在一旁列席的嘉和投資的汪濟一眼,淡淡說道。
汪濟在一旁不由得大汗。
高懷鈞這是讓他往火上烤啊!
華建投啥機構?
那可是紅得不能再紅的老牌大企業啊!
他汪濟算哪根蔥?
敢和華建投比!
你高懷鈞牛叉可別帶上我啊!
“看您這說的,我這不是在和您商量嗎?”在一旁的華天意面上有些訕訕的說道。
“汪總您的意思呢?”高懷鈞不答,問向在一旁的汪濟。
“這個我們嘉和投資和高瓴是一致行動人,全聽高瓴的。”汪濟當即表態道。
“那梅林銀行呢?”高懷鈞又向在一旁的梅林銀行代表,亞太地區的執行總裁丹尼思問道。
梅林銀行作為華街五大勢力之一,一直想搶奪華建投的高瓴科技ipo主導權,這次他們并沒有派一個小嘍啰過來,而是亞太地區的執行總裁親自坐鎮,就是希望能夠帶來一些新的變數出來。
這高懷鈞,港交所,梅林銀行,華建投,四方角力的局面。
在一旁旁觀的唐瑩看來,越來越又意思了。
“港交所這個條件也太苛刻了,說實在話,如果高總還考慮納斯達克,我愿意說服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接受公眾持股必須至少占發行人已發行股本15%這一個數字,至于300名公眾股東持有相關證券,這些都可以包在梅林證券的身上,我們可以操作!”丹尼斯在一旁緩緩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