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名字變了以外,和2010年左右喬不斯設計出來的iphone,都是大同小異的產品。
這樣的公司,除了慢慢迎接死亡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命運。
高瓴芯片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手機。
后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都依賴于高瓴的高端芯片呢。
閔偉國等人,先是暈呼呼地點頭稱是,然后緩過神來,心頭卻是一驚!
what?
高瓴的旗艦機,也要上青龍芯片?
大哥,你這刺激,實在是太劇烈了!
mate和p系列,怎么說都得要上14nm,甚至是10nm的芯片。
青龍芯片搶出來的產品,確定能用嗎?
“mate系列上青龍芯片,這個事情延后形成系統性的文件和方案之后,咱們再進一步討論。”
“不過matepad和matebook上馬這款芯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榮耀magic和nova都有成熟方案。”
“用在平板和筆記本上,難度不大,你們要把產品跑起來。”
“只有跑了起來,以后才有不斷改善的余地。”
“才能為mate上馬青龍做出準備。”
“不然青龍永遠無法上馬旗艦機型。”
高懷鈞嚴聲說道。
現在三桑答應穩定供應芯片,所以高通才捏著鼻子繼續供應著芯片。
隨著高瓴科技越來越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其體量不是這兩家公司可以忽視的。
被卡脖子的感覺,那真的是賊難受。
所以青龍上馬旗艦機型,那是越快越好。
不過,這最起碼也是要等著高瓴matebook和matepad兩款產品試驗過后,穩定了再繼續上馬高端系列,完成產品的內循環!
“高總,這個青龍上馬mate系列,暫時還是很有難度的。”
“我們先上馬了matebook后再試試看。”
在一旁的李宗霖忙打著補丁說道。
在后世,中為海思作為一家無晶圓設計公司,作為華國最強的ic設計公司,海思的規模大概是華國其它所有芯片設計公司加起來除以3~4。
跟海思相比,其它的國產芯片設計公司充其量只能算游擊隊。
但是,這個但是.海思跟全球排名top10的芯片公司比(包括idm),比如intel、ti這種,那差距可能是10倍甚至更大了。
現在高瓴,相比較那時候的海思,也不過是小蝦米而已。
所以李宗霖也不想步子邁得太大。
咔嚓一下,扯著蛋!
現在20nm的芯片,都玩得不熟練。
你讓他直接沖14nm,甚至是更高等級的10nm,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
芯片設計,越往上走,難度就越大,需要的金錢就越多。
一般來說,設計一顆28納米工藝芯片需要約5000萬美麗元,差不多4個億華元。
而到了16/14nm工藝需要1億美麗元出頭。
到了10nm工藝大約就需要1.8億美麗元了。
而且,這還不涉及到流片、ip、eda工具授權等幾部分組成的成本。